-
公开(公告)号:CN106924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6307.1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活体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种肿瘤活体检测荧光抗体静脉注射到荷瘤动物体内,注射后1-48小时在小动物荧光成像仪中观察荧光,所述肿瘤活体检测荧光抗体包含CXCR3抗体和与所述CXCR3抗体偶联的荧光化合物。本发明可以用于靶向识别胆囊癌、肝癌等肿瘤细胞或组织,使用方法简单,在检测活体肿瘤时不干预肿瘤细胞株,减少了复杂的对肿瘤细胞进行荧光基因转染的操作步骤,避免了对肿瘤细胞本身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而且其所包括的与荧光化合物偶联的CXCR3抗体所产生的荧光信号较强,只在需要评价的时候进行给药观察,大大减少对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5825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62565.9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CLIC1抗体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包含CLIC1抗体的光声造影剂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碳纳米管(CNTs)、多胺基化合物、纳米金、巯基化聚乙二醇(mPEG-SH)以及CLIC1抗体共价结合形成。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备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本发明所述包含CLIC1抗体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在水中的分散性好,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包含CLIC1抗体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能够产生较强的光声信号,并且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1943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35825.8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在温敏材料包被药物智能控释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敏材料是由温敏聚合物与可降解疏水聚合物形成的两亲嵌段共聚物,所述的药物是至少一种疏水性药物,所述的药物包被在温敏材料内部。本发明优点在于:首次发现并证实超声具有促进温敏材料包被药物释放的显著作用,利用超声可以起到指定部位的药物智能控释的效果,发挥局部的抗癌作用,减少抗癌药物对人体重要组织的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药物智能化控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超声作为“声控开关”及药物智能化控释在肿瘤药物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1388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4457.0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4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221 , A61K49/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散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伴随超声、搅拌,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体系逐滴加入多胺基阳离子聚合物溶液中,滴加完成后超声10-30min,搅拌30-60min,之后在60℃-90℃保温20-36小时,冷却到15℃-30℃,离心,洗涤并分散沉淀,制得多胺基阳离子聚合物-碳纳米管分散体系;(2)将胆酸化聚乙二醇溶液逐滴滴加到步骤(1)多胺基阳离子聚合物-碳纳米管分散体系中,伴随超声搅拌反应,制得所述高分散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绿色环保,本发明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分散性好,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00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55625.2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胆囊癌预后评估的ERBB信号通路突变靶向测序方法,并提供了胆囊癌患者ERBB信号通路突变靶向测序试剂/试剂盒的用途。本发明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技术对胆囊癌患者ERBB信号通路进行突变靶向测序,结合胆囊癌患者病理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生存期与ERBB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密切相关,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ERBB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可作为胆囊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提示通过对胆囊癌患者ERB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筛查,将有助于胆囊癌基因水平的诊断、分型,治疗靶点的确立以及预后的分析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7381.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32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引导的多模态异构医学特征融合方法,首先获取患者的多张CT切片数据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特征编码器分别提取患者的多张CT切片数据的CT特征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特征信息;由知识引导融合层将CT数据作为先验知识引导提取实验室检查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同时将实验室检查数据作为先验知识引导提取CT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并对深层次特征进行融合;对所得的基于知识引导的融合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发掘CT数据与实验室检查数据这两种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潜在深层次关系,以提升疾病诊断模型的推理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37816.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胆囊CT影像处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获取CT影像;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CT影像处理模块,训练后用于对胆囊CT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所述CT影像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分割所需胆囊区域的3D U‑net神经网络模块,用于筛选实验室检查数据特征和放射组学特征的基于XGBoost的特征筛选模块,以及对3D U‑net神经网络模块的分割结果和特征筛选模块的筛选结果进行跨模态特征融合的融合模块;输出模块,用于输出CT影像处理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分类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89521.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YKL‑40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与YKL‑40的333‑346位氨基酸特异性结合。本发明将鼠源性抗体与YKL‑40结合的关键轻链、重链互补决定区片段整合到人源抗体模板中,筛选得到亲和力高的人源化抗体。该人源化抗体对肝肾等脏器无毒害作用,无细胞毒性,抑制肿瘤生长、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阻断YKL‑40抑制免疫T细胞。因此,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有望开发为抗肿瘤药物、抑制血管再生药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相关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913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4432.0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4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221 , A61K49/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靶向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体系加入多胺基阳离子聚合物溶液中,超声10-30min,搅拌30-60min,60℃-90℃保温20-36小时,冷却到15℃-30℃,离心,洗涤并重新分散;(2)向MES缓冲液加入NHS溶液,搅拌,加入EDC溶液,然后加入肿瘤靶向抗体反应,反应产物加到(1)所得溶液中反应,洗涤后重分散;(3)加入磷脂化聚乙二醇溶液,伴随超声搅拌反应,制得肿瘤靶向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该制备方法简便环保。该肿瘤靶向的碳纳米管光声造影剂分散性好,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能靶向识别肿瘤组织并产生较强的光声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58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40346.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G01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体手术切除组织体积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上壳体、下壳体为中空半球体,上壳体、下壳体内侧分别连接有上薄膜、下薄膜构成两个独立的密闭空间,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接触面上开有抽气孔、血管保护孔。其测量方法包括:选择适合的体积测量装置,可知上壳体与下壳体内的固定体积V固;向上壳体与上薄膜、下壳体与下薄膜间注入液体,抽掉上薄膜、下薄膜与组织间的空气,通过体积流量计读出进入壳体的液体体积V液;在体手术切除组织体积V组织=V固‑V液。本发明可广泛用于评估乳房整形修复与再造中所切皮瓣组织的体积大小,也可用于测量各类外科手术中在体手术切除组织的体积大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