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在检测化学品吸入毒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47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799329.2

    申请日:2024-06-20

    Inventor: 程薇 周悦 王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在检测化学品吸入毒性中的应用。该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叠置的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以及位于上层基板处的芯片零件;芯片零件和下层基板之间设置有生物隔膜;生物隔膜和芯片零件之间适于形成第一流道、以及位于第一流道的第一组织细胞区;生物隔膜和下层基板之间适于形成第二流道、以及位于第二流道的第二组织细胞区;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之间适于形成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通的第三组织细胞区、以及与第三组织细胞区连通的储液区;芯片零件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及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孔;上层基板开设有与储液区连通的第四孔;第一孔和第三孔为流体进孔;第二孔和第四孔为流体出孔。

    一种化学品肝脏毒性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3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6492.0

    申请日:2023-08-01

    Inventor: 程薇 王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肝脏毒性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胚胎干细胞或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类肝细胞并构建三维肝细胞模型;(2)以三维肝细胞中miR‑122、LDH和Cyto C作为组合测试指标,判断肝脏毒性模式化合物的肝脏毒性;(3)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建模方法,通过2个典则判别函数将肝脏毒性模式化合物归为3类;(4)将上述典则判别函数转化为Fishers判别函数,得到肝脏毒性预测模型。本发明具备常规细胞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一般特性,在使用相对较少的人力情况下也可高通量评价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

    一种化学品胚胎毒性预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0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86116.5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一种化学品胚胎毒性预测模型包括细胞种类;该细胞种类包括核型为XX的SP3 ES细胞诱导分化出的心肌细胞。其建立方法包括步骤一、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二、小鼠ES的体外扩增培养;三、小鼠ES的核型分析及性别鉴定;四、小鼠ES多能性的维持和鉴定;五、小鼠E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六、小鼠ES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的心肌特异性标志蛋白的免疫化学检测;七、小鼠ES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的表达谱的Real‑time PCR检测;八、模式化合物的选择;九、模式化合物细胞毒性的检测;十、模式化合物对ES分化能力的抑制效应的检测;十一、模式化合物胚胎毒性的评价。填补EST体系中无雌性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空白。

    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476974.X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诱导未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别测定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MYL4的表达量;得到与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相比,在有待测化学品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MYL4的表达量变化,即ID;根据ID的值,结合Fisher判别函数方程,判断待测化学品的发育毒性。本发明首次利用人胚胎干细胞细胞建立发育毒性测试模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体外试验获取化合物的发育毒性信息;本发明可快速检测并提示某化学品是否具有针对人的发育毒性信息。

    一种肝脏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2553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8400.1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肝脏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肝脏模型通过将所述类肝细胞在垂直旋转培养装置中培养获得,类肝细胞为依次用第一培养液、第二培养液、第三培养液、第四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系而得到。本发明的肝脏模型有益于个性化医疗、化合物肝脏毒性等领域的研究,具备常规细胞模型的一般特性,在使用相对较少的人力情况下也可高效地获得在体外构建具有肝脏特征的三维肝脏模型;肝脏模型的制备耗时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强,可满足肝脏毒性测试用生物供体的持续提供需求,满足个性化医疗、化合物肝脏毒性等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

    卷烟主流及侧流烟气收集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540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80178.5

    申请日:201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卷烟主流及侧流烟气收集捕获装置,其包括:包括烟支夹持机构、主流烟气通路、侧流烟气通路、真空泵、控制系统和排气系统组成。烟支夹持机构包括人工唇、主流支柱和接灰盘组成。人工唇用来固定烟支,并将主流烟气吸入,后端用于连接主流烟气通路,接灰盘置于烟卷下方一定距离。主流烟气通路由滤片组件、主流吸收瓶、气体流量计、真空泵和控制器组成。侧流烟气通路由鱼尾罩、滤片组件、侧流吸收瓶、气体流量计、真空泵和控制器组成,鱼尾罩支架在侧流支柱上的位置是可调节的。主流烟气通路和侧流烟气通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胶管相连,真空泵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相连,并受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由计算机、USB接口、继电器和电源等组成。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在检测化学品吸入毒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4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99329.2

    申请日:2024-06-20

    Inventor: 程薇 周悦 王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在检测化学品吸入毒性中的应用。该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叠置的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以及位于上层基板处的芯片零件;芯片零件和下层基板之间设置有生物隔膜;生物隔膜和芯片零件之间适于形成第一流道、以及位于第一流道的第一组织细胞区;生物隔膜和下层基板之间适于形成第二流道、以及位于第二流道的第二组织细胞区;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之间适于形成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通的第三组织细胞区、以及与第三组织细胞区连通的储液区;芯片零件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及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孔;上层基板开设有与储液区连通的第四孔;第一孔和第三孔为流体进孔;第二孔和第四孔为流体出孔。

    一种用于化合物毒性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7443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6781.6

    申请日:2023-10-25

    Inventor: 程薇 王艳 周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化合物毒性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芯片层、位于第一芯片层至上的第二芯片层以及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三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进口相同、出口不同,第三检测模块是独立的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的第二功能区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检测模块的第一功能区相同,第二检测模块的第三功能区可以设置为与第三检测模块的第四功能区相同,经单次实验,能够获得三个平行检测结果,从而在单次实验中同步获得受试化合物的多项毒性信息;同时提高体外毒性测试的模拟度、效率和准确率。

    化合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毒性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636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1537185.1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化合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毒性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本发明建立了可用于快速检测化合物是否具有可引起人类的神经毒性潜力的新型检测方法;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外源性或者新型化学物质的快速神经毒性预测,提示健康风险;本发明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方法,可进行商品化的毒性预测系统或试剂盒类的开发,方便实用;本发明具备常规细胞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一般特性,如仅需非常少量的测试化合物,较动物实验更节省时间,节约测试费用,在使用相对较少的人力情况下也可高通量评价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本发明除了为化合物提供神经毒性信息外,还可联合细胞信号通路、转录调控、特异靶点等,为更深入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提供支持。

    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76974.X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诱导未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别测定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MYL4的表达量;得到与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相比,在有待测化学品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MYL4的表达量变化,即ID;根据ID的值,结合Fisher判别函数方程,判断待测化学品的发育毒性。本发明首次利用人胚胎干细胞细胞建立发育毒性测试模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体外试验获取化合物的发育毒性信息;本发明可快速检测并提示某化学品是否具有针对人的发育毒性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