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9881.8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隙超材料的Yang‑Li叠加效应设计方法及其结构。该方法首先指定超材料功能基元基本属性;其次指定超材料的总体能带设计区间,并根据Yang‑Li叠加效应所要进行带隙叠加设计的带隙区间数,设定功能基元组的个数;随后,建立各超材料功能基元组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优化求解得到功能基元组的各自设计变量值;之后利用Yang‑Li叠加效应将各功能基元组梯度叠加序构成为带隙超材料或带隙超材料结构;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造出指定频段减振降噪超材料或超材料结构。本发明的一种带隙超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及相应带隙超材料,打破了现有带隙超材料带隙较窄且只能作为功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019881.8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隙超材料的Yang‑Li叠加效应设计方法及其结构。该方法首先指定超材料功能基元基本属性;其次指定超材料的总体能带设计区间,并根据Yang‑Li叠加效应所要进行带隙叠加设计的带隙区间数,设定功能基元组的个数;随后,建立各超材料功能基元组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优化求解得到功能基元组的各自设计变量值;之后利用Yang‑Li叠加效应将各功能基元组梯度叠加序构成为带隙超材料或带隙超材料结构;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造出指定频段减振降噪超材料或超材料结构。本发明的一种带隙超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及相应带隙超材料,打破了现有带隙超材料带隙较窄且只能作为功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0294.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IPC: F16L23/032 , F16D1/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带间隙超材料的水下潜器法兰,包括突缘结构、位于突缘结构外围的轮缘结构、以及连接突缘结构和轮缘结构的水平加肋网架,水平加肋网架上设置有带间隙超材料的星形胞元序构,星形胞元序构为3层圆周阵列星形胞元,每层圆周阵列星形胞元的数量为15个;本发明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振动控制手段,可以实现特定频段的振动宽频控制;另一方面区别于已有的基于壳体的带隙超材料设计,可以不占用壳体内不过多空间的同时实现中低频振动控制,同时增加轴向强度和刚度,将集中质量引入星形胞元设计了可调控带隙的星形胞元,调节胞元带间隙频率,使其涵盖要求的结构振动控制频率,实现结构振动控制的高效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0294.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IPC: F16L23/032 , F16D1/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带间隙超材料的水下潜器法兰,包括突缘结构、位于突缘结构外围的轮缘结构、以及连接突缘结构和轮缘结构的水平加肋网架,水平加肋网架上设置有带间隙超材料的星形胞元序构,星形胞元序构为3层圆周阵列星形胞元,每层圆周阵列星形胞元的数量为15个;本发明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振动控制手段,可以实现特定频段的振动宽频控制;另一方面区别于已有的基于壳体的带隙超材料设计,可以不占用壳体内不过多空间的同时实现中低频振动控制,同时增加轴向强度和刚度,将集中质量引入星形胞元设计了可调控带隙的星形胞元,调节胞元带间隙频率,使其涵盖要求的结构振动控制频率,实现结构振动控制的高效化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