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0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5662.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HF试验用加热棒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夹块组件、测量探头组件、牵引组件以及步进电机;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平行安装在水平放置的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一端安装所述步进电机,加热棒通过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所述加热棒通过步进电机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步进电机一端向所述步进电机一端移动并穿过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本申请通过夹块组件和探头组件的设计,实现了加热棒的稳固夹持以及加热棒周向多个角度方向壁厚的同步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0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82787.5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B3/44 , H05B3/02 , H05B3/04 , G01K11/3206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热工试验研究领域内的一种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用非均匀电加热棒、热管组件及其专用注气组件,包括加热管、陶瓷棒以及测温光纤;加热管为空心管体,加热管的壁厚沿轴向呈分段线性分布,陶瓷棒为实心结构体,陶瓷棒的型面与加热管的内腔相适配,陶瓷棒充填于加热管的腔体中;陶瓷棒的周向设有凹槽,凹槽沿陶瓷棒的轴向贯穿设置,测温光纤置于凹槽内,测温光纤的一端延伸至陶瓷棒的外部和外部设备电连接。本申请实现了加热棒周向多角度、轴向多位置的温度测量,突破了现有加热棒内因内部空间狭小而造成的测点数量限制,能够有效满足多型号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的精细化测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7707.2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热棒的水压试验装置,其包括套设在加热棒外围的承压管、设于承压管第一端的头部密封组件以及设于承压管第二端的尾部密封组件,该头部密封组件与尾部密封组件同轴设置以使承压管两端密封,并在加热棒的外围形成承压密闭空间,该承压管包括若干承压件单元,每两个承压件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该用于加热棒的水压试验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卡套式连接可满足不同长度加热棒的试压需求,且轴向紧固与端部密封结构灵活可靠,具有方便拆装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热工试验前期繁重的加热棒测试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21906444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108349.6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HF试验用加热棒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夹块组件、测量探头组件、牵引组件以及步进电机;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平行安装在水平放置的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一端安装所述步进电机,加热棒通过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所述加热棒通过步进电机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步进电机一端向所述步进电机一端移动并穿过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本申请通过夹块组件和探头组件的设计,实现了加热棒的稳固夹持以及加热棒周向多个角度方向壁厚的同步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3671.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相流体测量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热态棒束通道内相场温度场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流道内,通过燃料棒模拟体构建棒束通道,对流体进行直接加热,设置丝网传感器进行棒束通道的相场和温度场的同步测量,其中,通过交流电信号激励所述丝网传感器上的光纤包壳,所述光纤包壳发射并接收电信号,对电信号分析处理后测量流体空泡份额分布;通过交流电信号激励所述丝网传感器的光纤,传输并转换光信号,测量流体温度分布。以上方法通过热态棒束通道内相场温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实现,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环境下,针对复杂棒束通道开发的两相流动中同步测量相分布温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7098.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博豹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CHF试验临界功率与入口温度修正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原始数据表中的试验数据;基于试验数据,确认镍棒的定性温度;基于定性温度,得到电阻率ρ;基于电阻率ρ,获取电阻值R;基于试验数据和电阻值R,得到试验临界功率Pjg,进行修正;基于试验数据和试验功率,得到镍棒的焓升Δh;基于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镍棒的焓值hin;根据焓升Δh和焓值hin,计算得到镍棒的加热段的入口焓值hjg;基于所述镍棒的加热段的入口焓值hjg和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镍棒的加热段的入口温度Tjg,完成修正。本发明通过入口温度修正和功率修正,获得更准确的CHF试验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以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77237.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热工流体实验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棒束传热三维温场测量系统,包括:堆芯模拟体,所述堆芯模拟体中设有测量部件容纳区间;测量支架,设于所述测量部件容纳区间中,所述测量支架包括导向管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被覆于所述导向管外围;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测量支架的顶部通过连接板相接,用于驱动所述测量支架沿着所述驱动机构的中心轴螺旋升降;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热电偶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热电偶设于所述导向管内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设于所述导向管上。本发明设计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测量支架带动数据采集模块螺旋上升,以测出堆芯模拟体各处的温度,从而获得高精度三维壁温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287121.X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局性调控蛋白基因AORI_1832用于提高水解角蛋白拟无枝酸菌(A.keratiniphila)HCCB10007的万古霉素发酵水平的应用,所述应用是在水解角蛋白拟无枝酸菌(A.keratiniphila)HCCB10007中过表达AORI_1832基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万古霉素发酵水平的方法,包括在水解角蛋白拟无枝酸菌(A.keratiniphila)HCCB10007中过表达AORI_1832基因。本发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过表达和敲除实验,确认基因AORI_1832编码的蛋白为AraC家族的全局性调控因子,该蛋白调控菌株的形态分化以及次级代谢产物万古霉素的产量。通过在万古霉素生产菌中过表达全局性调控基因,得到的菌株相比出发菌株,发酵产量提高了40%。本发明对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原始菌株提高万古霉素的产量具有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59414.4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CN)
IPC: G06F30/22 , G06F30/28 , G06F30/18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子通道内单相流充分发展状态下流场快速计算方法,所述方法根据流动充分发展特性,忽略对流项以及轴向的扩散项,将时均N‑S方程简化为容易求解的扩散方程的形式,并将摩擦压降当做源项处理。对于湍流条件下瞬态流动造成的径向动量扩散,使用湍流模型以及涡粘假设进行计算。所述计算方法可在1s内实现棒束子通道内充分发展状态下的流场预测,可作为新一代反应堆堆芯子通道分析程序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115375.7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K11/3206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内棒壁面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加热棒,加热棒具有中空结构;绝缘棒,绝缘棒设于加热棒的中空结构内;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绝缘棒绕沿其中心轴线旋转;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嵌设于绝缘棒外侧壁上,温度测量模块用于获得加热棒内壁面温度分布。本发明的棒束通道内棒壁面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通过温度测量模块可以直接测量加热棒内壁面精细化的轴向温度分布,且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绝缘棒旋转,带动温度测量模块旋转,使温度测量模块在不同周向角度上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加热棒内壁面二维温度场,对研究棒状燃料的流动传热现象及其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