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管压弯展一体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7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211637.8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管压弯展一体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机械工程技术试验领域,包括压扁机构、弯曲机构、传感器;所述压扁机构包括压板、承板、丝杆机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板的右侧,所述压板通过所述丝杆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承板的左侧;所述压扁机构的数量大于等于2,相邻两个所述压扁机构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弯曲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轴、弯曲传动机构;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本发明的一体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可实现对大直径薄壁豆荚杆、薄壁圆管进行压扁、弯曲、折叠和展开的连续试验,并且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力学状态参数。

    一种薄壁管压弯展一体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70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11637.8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管压弯展一体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机械工程技术试验领域,包括压扁机构、弯曲机构、传感器;所述压扁机构包括压板、承板、丝杆机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板的右侧,所述压板通过所述丝杆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承板的左侧;所述压扁机构的数量大于等于2,相邻两个所述压扁机构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弯曲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轴、弯曲传动机构;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本发明的一体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可实现对大直径薄壁豆荚杆、薄壁圆管进行压扁、弯曲、折叠和展开的连续试验,并且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力学状态参数。

    一种二维拉剪耦合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16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89252.1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拉剪耦合加载装置,涉及拉伸和剪切应力试验装置领域,包括十字形台架、拉伸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和转动机构设置在十字形台架上;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液压油缸、第一转接头、力传感器、第二转接头、连接杆和夹具基座,所述液压油缸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后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的一端,所述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头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夹具基座相连,所述转动机构具有传动夹具,所述夹具基座与所述转动夹具连接。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和转动机构,能够对试件施加拉剪耦合加载,可用于薄膜材料的拉伸、剪切或拉剪耦合试验。

    一种软式平流层飞艇的浮力压力质心一体化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667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784669.7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式平流层飞艇的浮力压力质心一体化调节系统,涉及浮空飞行器技术,包括主气囊、氦气囊、热力循环装置、前调节气囊、后调节气囊、前储液囊体、后储液囊体、压力计、鼓风机、姿态传感器、前气管、后气管、前液管、后液管;主气囊为飞艇低阻外形,内充空气,为超压结构,提供飞艇气动外形和结构刚度;氦气囊≥2个,分舱设置于主气囊的内部,内充氦气,为飞艇提供主浮力;热力循环装置设置于主气囊的底部,实现浮力调节工质气液相变热力循环;前调节气囊设置于主气囊前端,后调节气囊设置于主气囊后端;前储液囊体设置于前调节气囊的下部;后储液囊体设置于后调节气囊的下部。本发明可实现飞艇的高度保持、压力控制和姿态稳定。

    一种大型芯轴结构弹性支承球铰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05100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0791129.1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芯轴结构弹性支承球铰连接节点,涉及复合材料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芯轴桁架顶端节点、毂轴端节点、毂盘、承力架、承压球窝和限位盖板;毂轴端节点的端部设置凸台承压面,毂盘和承力架连接凸台承压面,承压球窝连接承力架,芯轴桁架顶端节点和限位盖板连接承压球窝;芯轴桁架顶端节点包括节点主体、螺套嵌件、螺栓球铰;节点主体呈三棱锥结构,底边外伸三脚套管,用于连接CFRP管桁架;螺栓球铰的螺杆端连接螺套嵌件,球体端连接承压球窝,螺套嵌件嵌入节点主体。本发明可以实现芯轴复合材料结构复杂连接,可承受大轴压,释放弯矩,保证有限转动,传力路径清晰,运动限位明确,质量轻,制作简单,装配连接可靠。

    一种张拉整体龙骨张拉策略及优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3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061016.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拉整体龙骨张拉策略及优化分析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优化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张拉整体成型后的目标值;步骤二、形成整体龙骨的轮廓;步骤三、对于内侧的加劲环,通过毂轴伸长的方法进行二次张拉,达到自平衡状态;步骤四、在加劲环和中心桁架之间预设伸缩杆,使各个加劲环和中心桁架连接在一起;步骤五、安装纵拉杆;步骤六、释放分位点及中心桁架的约束,按照伸长伸缩杆的方式对整体龙骨进行张拉,实现对纵拉杆的拉力导入;步骤七、对于外侧的加劲环,通过毂轴伸长的方法进行二次张拉,达到自平衡状态;步骤八、通过优化迭代的方法进行调整,达到张拉整体成型后的目标值。

    一种张拉整体龙骨张拉策略及优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3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1016.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拉整体龙骨张拉策略及优化分析方法,涉及工程结构设计优化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张拉整体成型后的目标值;步骤二、形成整体龙骨的轮廓;步骤三、对于内侧的加劲环,通过毂轴伸长的方法进行二次张拉,达到自平衡状态;步骤四、在加劲环和中心桁架之间预设伸缩杆,使各个加劲环和中心桁架连接在一起;步骤五、安装纵拉杆;步骤六、释放分位点及中心桁架的约束,按照伸长伸缩杆的方式对整体龙骨进行张拉,实现对纵拉杆的拉力导入;步骤七、对于外侧的加劲环,通过毂轴伸长的方法进行二次张拉,达到自平衡状态;步骤八、通过优化迭代的方法进行调整,达到张拉整体成型后的目标值。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113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980913.2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涉及新型轻质大跨建筑结构领域,包括上层联方形索网、内环马鞍形索桁、下弦径向索和外受压环;所述上层联方形索网连接所述内环马鞍形索桁和所述外受压环;所述上层联方形索网包括顺时针拉索、逆时针拉索和索夹节点;所述顺时针拉索均位于所述逆时针拉索的上方或下方,并通过所述索夹节点与所述逆时针拉索连接;所述下弦径向索中的径向拉索呈径向布置;所述径向拉索通过下弦径向索内环节点与所述内环马鞍形索桁连接,通过下弦径向索外环节点与所述外受压环连接。本发明整体刚度大,能更好地抵抗风荷载;特别地,抗扭刚度大,能明显地改善传统结构抗扭不足的缺陷。

    一种大尺度刚柔一体结构的平流层飞艇

    公开(公告)号:CN110723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58705.7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度刚柔一体结构的平流层飞艇,包括由张拉整体主龙骨撑起的外囊体,和所述外囊体内部的多个密封的内囊体。所述张拉整体主龙骨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加劲环,及顺序连接各个加劲环中心的毂轴的两端后、通贯所述平流层飞艇长度方向的多个中芯轴桁架,当温度或光照变化时,所述张拉整体主龙骨承受来自于外囊体的负压,使外囊体体积变化很小,平流层飞艇仍可相对稳定地悬浮于平流层中。本发明的平流层飞艇,通过设置固定形状的张拉整体主龙骨,限制了所述外囊体的外形,基本保证了所述外囊体的体积及浮力稳定,故可实现长期驻空飞行,内部压力控制简单和姿态稳定、能耗低,升空和返航可控性优,为平流层飞艇走向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一种软式平流层飞艇的浮力压力质心一体化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667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84669.7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式平流层飞艇的浮力压力质心一体化调节系统,涉及浮空飞行器技术,包括主气囊、氦气囊、热力循环装置、前调节气囊、后调节气囊、前储液囊体、后储液囊体、压力计、鼓风机、姿态传感器、前气管、后气管、前液管、后液管;主气囊为飞艇低阻外形,内充空气,为超压结构,提供飞艇气动外形和结构刚度;氦气囊≥2个,分舱设置于主气囊的内部,内充氦气,为飞艇提供主浮力;热力循环装置设置于主气囊的底部,实现浮力调节工质气液相变热力循环;前调节气囊设置于主气囊前端,后调节气囊设置于主气囊后端;前储液囊体设置于前调节气囊的下部;后储液囊体设置于后调节气囊的下部。本发明可实现飞艇的高度保持、压力控制和姿态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