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蠕变模型的基坑开挖长时位移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1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021844.8

    申请日:2017-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蠕变模型的基坑开挖长时位移的预测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卸载动态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卸载位移与蠕变位移的关联特性、动态应力状态条件下蠕变位移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综合考虑卸载动态位移及蠕变位移的基坑开挖长时位移及基坑稳定性的预测计算方法,建立符合工程特性的基坑工程长时稳定性的有效预测方法。同时,通过流变性软土地层基坑工程实例应用分析,检验所建立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以期填补相应领域研究不足,为软土地层基坑开挖扰动位移计算提供借鉴。

    深基坑坑底位移自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8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0009068.X

    申请日:2017-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深基坑坑底位移自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采用振弦式传感器进行土体位移信号的收集,再将收集到的信号通过无线采集节点、无线通讯接口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从而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位移数据;能够远程自动采集基坑坑底隆起位移,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施工安全性;并且由于采用了振弦式传感器,可实现长期的高精度自动化监测,且可同时监测不同深度处的隆起位移,可广泛应用于基坑施工领域。

    基于轴力及位移优化的基坑支撑体系液压伺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3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298260.8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力及位移优化的基坑支撑体系液压伺服控制方法,包括在基坑内安装若干并排并列设置的支撑结构;获取支撑结构的布置参数、支撑结构的几何及物理力学参数、设计参数以及测量装置的初读数;采集一定时间内各时刻支撑轴力测量装置和激光测距仪的读数,计算支撑结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值以及位移速率;将支撑结构的位移值和支撑结构的轴力均分别按大小进行排序,建立以支撑结构位移值从大到小编列的位移和轴力数组;在同时满足支撑结构的位移值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位移值、支撑结构的位移速率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位移速率、支撑结构的支撑轴力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支撑轴力的条件下,进行后续施工。

    基于轴力及位移优化的基坑支撑体系液压伺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3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98260.8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力及位移优化的基坑支撑体系液压伺服控制方法,包括在基坑内安装若干并排并列设置的支撑结构;获取支撑结构的布置参数、支撑结构的几何及物理力学参数、设计参数以及测量装置的初读数;采集一定时间内各时刻支撑轴力测量装置和激光测距仪的读数,计算支撑结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值以及位移速率;将支撑结构的位移值和支撑结构的轴力均分别按大小进行排序,建立以支撑结构位移值从大到小编列的位移和轴力数组;在同时满足支撑结构的位移值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位移值、支撑结构的位移速率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位移速率、支撑结构的支撑轴力小于支撑结构的容许支撑轴力的条件下,进行后续施工。

    一种沉管隧道接头三维变形的监测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09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18280.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接头三维变形的监测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S1、设计分离式靶标,包括分别安装在沉管隧道接头两侧的沉管隧道管节上靶标a和靶标b;S2、采用相机连续拍摄分离式靶标图像;S3、基于分离式靶标图像,根据靶标成像模型解算在当前拍摄时刻分离式靶标体系中两个靶标的位置关系,包括旋转向量和平移向量;S4、随着分离式靶标图像的更新,根据分离式靶标体系中两个靶标的初始位置关系和最新位置关系计算沉管隧道接头的三维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时监测,准确获取沉管隧道接头三向位移和扭转角度。

    一种沉管隧道接头三维变形的监测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09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18280.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接头三维变形的监测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S1、设计分离式靶标,包括分别安装在沉管隧道接头两侧的沉管隧道管节上靶标a和靶标b;S2、采用相机连续拍摄分离式靶标图像;S3、基于分离式靶标图像,根据靶标成像模型解算在当前拍摄时刻分离式靶标体系中两个靶标的位置关系,包括旋转向量和平移向量;S4、随着分离式靶标图像的更新,根据分离式靶标体系中两个靶标的初始位置关系和最新位置关系计算沉管隧道接头的三维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时监测,准确获取沉管隧道接头三向位移和扭转角度。

    基于实测结果及线性规划法的地应力场DDM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1727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11689.3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测结果及线性规划法的地应力场DDM反演方法,该方法依据工程现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通过实验获得所需参数信息;依据得到的信息建立位移不连续法DDM数值模型;分别在竖向施加重力荷载、施加水平x方向单位荷载、施加水平z方向单位荷载,经过DDM处理,得到区域应力场,并提取地应力实测点的应力数据处理值;依据得到的各测点的应力数据处理值,通过线性规划法处理各工况对应的回归系数,然后依据回归系数对各工况处理得到的应力场进行组合,求和得到反演地应力场。

    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6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010973904.8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系统系统抽样的基础上,融合检测参量变化梯度、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灾变风险程度设置测区测点;根据数据品质和噪音特点设计不同时窗和滤波器以消除各种噪音,把沿隧道测线的数据以波形的形式按距离大小排列并直观展现波形沿测线的变化;提取波形的平均振幅变化(冲击响应强度)描述介质对冲击振源的响应大小,作为盾构同步注浆隧道壁后充填状态和密实程度的评价指标。本发明采用冲击映像法,通过构建符合盾构隧道工程特点的检测方法、波动数据信息的科学处理和三维成像、基于概率密度的充填效果评价方法,实现盾构同步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