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049456.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壳体与填充结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结构优化设计相关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参数初始化;步骤2:构建壳填充结构密度及刚度的参数化模型;步骤3:构建增材制造悬挂约束模型和局部体积约束模型;步骤4:构建拓扑优化建模,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步骤5:求解有限元模型,获得设计响应;步骤6: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灵敏度分析;步骤7:优化求解;步骤8: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否则转所述步骤3。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壳体与填充物结构的一体化设计,还可以获得具备增材制造无悬挂特征的结构,可直接通过增材制造实现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54943.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5/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式个性化骨伤医疗夹板及使用方法,包括手夹板和臂夹板;其中,所述手夹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所述臂夹板的一侧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所述手夹板的另一侧、所述臂夹板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手夹板与所述臂夹板通过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平行导轨、卡箍、橡胶垫,其中所述平行导轨的轨道方向与所述夹板转动副的轴线平行,所述夹板可以根据桡骨骨伤患者手臂个性化定制。本发明适用于骨折恢复的各个阶段,平行导轨长度可以无级调节,从而提供适用于骨折恢复的各个阶段的牵引力,具有安装便捷、无需更换牵引部件、透气性好、佩戴舒适等优势,可根据导轨长度实现对手臂骨折的精准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587865.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流板的流道和出入口协同优化方法,涉及热流体拓扑优化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Darcy渗流模型等效描述流体的流动行为,与稳态不可压的Naiver‑Stokes模型相比,该模型提升了仿真效率,改善了优化的稳健性;本发明采用了基于边界的惩罚格式,实现了冷却流道与流体进出口协同设计,与现有针对固定流体进出口流道的设计方法相比,流体进出口与流道内之间的流体流动及换热行为可以更好地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464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49834.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密坐标镗床主轴箱结构热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主轴箱、加热板、垫铁、温控箱、水平仪、温度传感器、千分表。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安装加热板至主轴箱内壁;利用垫铁将主轴箱调平;安装测量装置;进行主轴箱内壁加热并记录内壁温度变化;测量主轴箱在不同方向的热变形,测量不同测点的斜度;测量主轴箱端面一测点的热变形量,计算得到主轴箱端面其他测点的热变形量;重复加热测量数次。基于测点变形数据,后处理显示主轴箱热变形情况;评估环形热变形波动情况,进一步指导主轴箱结构设计。本发明满足了主轴箱电主轴发热及内壁热变形情况高精度的检测要求,确保坐标镗床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054943.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5/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式个性化骨伤医疗夹板及使用方法,包括手夹板和臂夹板;其中,所述手夹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所述臂夹板的一侧通过第二转动副连接,所述手夹板的另一侧、所述臂夹板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手夹板与所述臂夹板通过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平行导轨、卡箍、橡胶垫,其中所述平行导轨的轨道方向与所述夹板转动副的轴线平行,所述夹板可以根据桡骨骨伤患者手臂个性化定制。本发明适用于骨折恢复的各个阶段,平行导轨长度可以无级调节,从而提供适用于骨折恢复的各个阶段的牵引力,具有安装便捷、无需更换牵引部件、透气性好、佩戴舒适等优势,可根据导轨长度实现对手臂骨折的精准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87865.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流板的流道和出入口协同优化方法,涉及热流体拓扑优化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Darcy渗流模型等效描述流体的流动行为,与稳态不可压的Naiver‑Stokes模型相比,该模型提升了仿真效率,改善了优化的稳健性;本发明采用了基于边界的惩罚格式,实现了冷却流道与流体进出口协同设计,与现有针对固定流体进出口流道的设计方法相比,流体进出口与流道内之间的流体流动及换热行为可以更好地匹配。
-
-
公开(公告)号:CN117862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2000.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密坐标镗床刀具磨损智能预测方法,涉及切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设备搭建:确定传感器布置和通讯方案,据此完成数据采集系统搭建;步骤二、测试:进行铣削加工实验,采集机床振动信号并测量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与工件表面粗糙度,据此建立刀具磨损预测模型;步骤三、使用:将加工过程中采集的机床振动信号输入模型,即可根据实际振动信号判断当前刀具磨损程度,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及时进行刀具更换。本发明识别高精密坐标镗床振动信号特征,能有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判断刀具磨损程度预测值是否满足需求,从而提示工程师更换刀具,满足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9096.4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动力电池水冷流板的流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热流体拓扑优化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Darcy渗流模型等效描述流体流动行为,并依此建立对流散热模型。与已有基于高保真流体模型的冷却流道拓扑优化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可显著降低流体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的复杂度,提高拓扑优化计算效率。与当前动力电池常用的规则流道布局相比,采用本发明所公开方法设计的二维平面冷却流道散热性能更优,亦可提升动力电池产品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49456.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壳体与填充结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结构优化设计相关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参数初始化;步骤2:构建壳填充结构密度及刚度的参数化模型;步骤3:构建增材制造悬挂约束模型和局部体积约束模型;步骤4:构建拓扑优化建模,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步骤5:求解有限元模型,获得设计响应;步骤6: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灵敏度分析;步骤7:优化求解;步骤8: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否则转所述步骤3。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壳体与填充物结构的一体化设计,还可以获得具备增材制造无悬挂特征的结构,可直接通过增材制造实现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