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663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56269.1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学技术领域的提高植物耐盐能力的GmSLT蛋白及核酸和应用;所述GmSLT蛋白含如下氨基酸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如SEQ ID NO.3所示的结构域ABS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TM序列,以及如SEQ ID NO.5所示的ZBS序列;本发明还涉及编码所述GmSLT蛋白的核酸序列以及所述核酸序列在增强植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基因时空表达分析,获得了耐盐基因GmSLT;将该基因转化酵母,可以明显提高酵母的耐盐能力;转化拟南芥和水稻,也能够增强相应植物的耐盐性;本发明的基因能够用于改良植物,提高其耐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73789.7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画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酸快速检测三种肺炎病原菌特征序列及引物和应用;通过对人体常见病原菌、正常细菌全基因组序列的大数据分析分别获得了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特征序列,针对上述特征序列设计PCR引物,可在2‑3小时内完成确定临床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病原菌,其包括特征基因序列、PCR检测的引物序列、扩增反应条件。本发明可用于在临床样本中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病原菌;还可用于开发无需从临床样本中分离病原菌、无需进行16s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的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为临床病原菌快速检测提供客观、准确的判定依据,实现细菌污染物的快速、一体化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1466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10756269.1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1/02 , A01H6/54 , A01H6/46 , A01H6/20 , A01H6/6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学技术领域的提高植物耐盐能力的GmSLT蛋白及核酸和应用;所述GmSLT蛋白含如下氨基酸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如SEQ ID NO.3所示的结构域ABS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TM序列,以及如SEQ ID NO.5所示的ZBS序列;本发明还涉及编码所述GmSLT蛋白的核酸序列以及所述核酸序列在增强植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基因时空表达分析,获得了耐盐基因GmSLT;将该基因转化酵母,可以明显提高酵母的耐盐能力;转化拟南芥和水稻,也能够增强相应植物的耐盐性;本发明的基因能够用于改良植物,提高其耐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55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11769.3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合(GC‑MS/MS)检测3,5,6‑三氯‑2‑吡啶酚的衍生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3,5,6‑三氯‑2‑吡啶酚的待测液经脱溶剂处理后,用丙酮(农残级)溶解,混匀后,进行离心去除固体杂质后,再次进行脱溶剂处理;然后分别加入乙酸酐(分析纯)和乙酸乙酯(农残级),混匀,置于50~60℃水浴中反应30~50分钟,室温静置3~5min;加入丙酮(农残级),反复进行混匀,得到待测样品;采用GC或GC‑MS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控制GC起始温度为100℃,在2min内升温至150℃后,保持2min,然后继续升温至280℃,保持5min;通过二级质谱多离子反应监测选择至少两个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选用原料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55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11769.3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合(GC-MS/MS)检测3,5,6-三氯-2-吡啶酚的衍生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3,5,6-三氯-2-吡啶酚的待测液经脱溶剂处理后,用丙酮(农残级)溶解,混匀后,进行离心去除固体杂质后,再次进行脱溶剂处理;然后分别加入乙酸酐(分析纯)和乙酸乙酯(农残级),混匀,置于50~60℃水浴中反应30~50分钟,室温静置3~5min;加入丙酮(农残级),反复进行混匀,得到待测样品;采用GC或GC-MS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控制GC起始温度为100℃,在2min内升温至150℃后,保持2min,然后继续升温至280℃,保持5min;通过二级质谱多离子反应监测选择至少两个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选用原料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9076.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励刚 , 芮智 , 王吉文 , 徐潇源 , 汤伟 , 谭振飞 , 李端超 , 严正 , 汪伟 , 施路炜 , 叶海峰 , 徐斌 , 章莉 , 马伟 , 高博 , 丁国成 , 陈庆涛 , 丁津津 , 李金中 , 谢毓广 , 张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电站有功‑无功运行包络计算方法和计算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网络拓扑,建立网络线性潮流模型;基于电网安全约束,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矩形模型;基于储能出力需求,构建储能电站运行包络扩展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储能电站的运行包络,将电力系统的电压约束映射为储能电站的输出限制,本发明首先构建了储能电站的有功‑无功功率运行包络矩形模型,用于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为储能电站控制提供更大灵活性,随后,通过在p‑q平面上寻找新顶点生成五边形扩展操作包络,从而提升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