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110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92209.1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7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陶瓷制备技术领域的无铅反铁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选用分析级的Na2CO3、Bi2O3、BaCO3及TiO2为原料按NayBizTi(1-x)-xBaTiO3化学式进行配料混合后进行球磨和预煅烧,然后经二次球磨后经粘结造粒压制得到胚体,最后将胚体进行烧结得到无铅反铁电材料。本发明使用的钠铋摩尔比小于1,即富铋缺钠、单独富铋或者单独缺钠,制备得到的材料能够在室温下显示双电滞回线,并可在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反铁电相到铁电相的变化,且诱导铁电相的稳定性可通过钠铋比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1624665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55976.8
申请日:2009-08-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封装用镀钨Si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含量为:镀钨SiC颗粒50%-75%,添加元素0.5%-3%,Cu基体22%-49.5%;其中所述添加元素为Fe、Co、Ni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材料采用混粉、压制、熔渗和复压工艺制备,其中所述Cu基体分为Cu金属粉末及Cu金属块,分别在压制坯料前后加入。本发明采用表面镀钨的SiC颗粒及添加了合金元素,极大改善了物相之间相互的润湿性,因此所制备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率、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所采用的液相熔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材料致密度高和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71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10024511.2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酸铋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硅酸铋纳米粉体时首先将铋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铋盐浓度为0.5~5M的含铋溶液,再按摩尔比Bi∶Si=12∶1将有机硅化合物加入到含铋溶液中,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溶胶,对溶胶采用常压蒸发或负压蒸发,得到干燥的前驱体粉末,最后在有氧的环境中对前驱体粉末进行烧结,得到硅酸铋纳米粉体。本发明可以实现初始原料在分子尺度的均匀混合,因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制备纯度和结晶度良好的Bi12SiO20纳米粉体。Bi12SiO20纳米粉体显示出高效的光催化活性,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686946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24935.4
申请日:2005-04-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626 , C04B35/581 , C01B21/072
Abstract: 一种防止氮化铝水解的方法,利用表面处理技术来防止氮化铝在潮湿的环境中水解,首先把氮化铝粉末在四乙氧基硅烷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将经过浸泡处理的氮化铝粉末用乙醇溶液进行多次清洗,再将清洗后的氮化铝粉末烘干即可。经过处理的粉末可以在100℃以下的潮湿环境中保持稳定不发生水解反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防水解范围广,效果好,在不影响氮化铝粉料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氮化铝在潮湿环境中极易水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16280C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2155018.2
申请日:2002-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3/40
Abstract: 一种硬质涂层硬度的测量方法属于材料性能测试领域。采用微力学探针技术首先对涂层/基体复合体进行足以使压头前端变形区扩展到基材的载荷进行第一步压入检测,计录压入过程中压入载荷与压头压入涂层深度的变化关系,进而通过压入深度的变化,计算出涂层/基材复合体在受载条件下的硬度,并作出涂层/基材复合体受载硬度随压入载荷的变化曲线,从以上曲线中选取高硬度平台区压入载荷进行小载荷第二步压入检测,进而得到不受基体变形影响的涂层硬度值。所述高硬度平台区压入载荷为压头压入时前端形变区仅限于涂层内的压入载荷。本发明可使对硬质涂层的硬度测量不预先知道确切厚度时进行,并具有准确、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470671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29543.6
申请日:2003-06-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SiC/TiN超硬纳米多层膜及其制作工艺,属于陶瓷薄膜领域。SiC/TiN超硬纳米多层膜由TiN层和SiC层交替沉积在金属或陶瓷的基体上组成,TiN层的厚度为4~50nm,SiC层的厚度为0.4~0.8nm,纳米多层膜总厚度为2~4μm。本发明SiC/TiN超硬纳米多层膜制作工艺首先将金属或陶瓷的基体表面作镜面抛光处理,然后通过在金属或陶瓷的基体上采用双靶溅射交替沉积TiN层和SiC层制取SiC/TiN超硬纳米多层膜,SiC和TiN材料采用溅射靶材提供。本发明选取了晶格匹配良好的两种氮化物和碳化物作为体系,使该种薄膜具有高硬度的优异力学性能,这种高硬度薄膜在工具、模具和其他耐磨工件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最高硬度可达60.5GPa,弹性模量达470GPa。
-
公开(公告)号:CN1328167A
公开(公告)日:2001-12-26
申请号:CN01113091.1
申请日:2001-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高体积分数硅的耐磨锌铝合金半固态共凝法,根据所要求含硅体积分数(5~30vol%),选择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成分Al-(20~40wt%)Si,锌或锌合金Zn-(0~8wt%)Al,将锌合金熔体与处于半固态下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混合,其中过共晶铝硅合金辅以磷变质处理或/和机械搅拌,实现硅相的破碎和均匀分布,获得微米尺度均匀分布的硅相复合ZA27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锌铝合金,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却大大提高了材质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322676A
公开(公告)日:2001-11-21
申请号:CN01105956.7
申请日:2001-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G23/053 , B01J21/06 , B01J37/03
Abstract: 一种中孔纳米二氧化钛的溶胶凝胶低温制备工艺,以钛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在醇和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和缩合反应,以酸作催化剂来控制水解反应的速度,获得TiO2/PVP凝胶,然后通过热处理,消除凝胶中的PVP,得到中孔TiO2纳米粉体。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具有混晶效应,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875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99507.6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局域化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机械球磨将碳化硅颗粒和金属基体复合成复合颗粒,然后经合金浸渗或粉末冶金形成局域化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韧性,并且材料呈现各向同性力学性能;可以采用液态浸渗法制备,又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制备方法灵活,选择性大;该复合材料中的复合颗粒可以利用高体积复合材料的机加工废屑作为复合颗粒,有利于废弃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778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29905.2
申请日:2005-09-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3C28/00 , C23C18/38 , C04B41/51 , C04B35/565
Abstract: 一种SiC陶瓷颗粒表面化学镀铜方法,首先对SiC陶瓷颗粒表面进行硝酸粗化处理,用钨粉、双氧水,无水乙醇和冰乙酸制备得到溶胶,然后将粗化处理后的SiC陶瓷颗粒泡入溶胶之中并辅以超声振荡,使在陶瓷颗粒表面形成溶胶薄层,再经干燥及氢气还原,得到镀覆钨的SiC陶瓷颗粒后,再进行化学镀铜处理。由于铜对钨良好的润湿性和钨自身的催化活性,从而可以得到铜包裹均匀的陶瓷。相对已有的化学镀铜工艺,本发明无需用昂贵的PdCl2或者AgCl对陶瓷表面进行活化,省略了敏化步骤,具有易于操作,包覆均匀,成本低廉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