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元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0332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8653.7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资源元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组成的数据层、用于集成下层的数据的资源元模型中间层以及用于录入产品生命周期信息的信息访问层,其中:数据层与资源元模型中间层相连并将资源信息转化为持久层数据并进行存储,资源元模型中间层与信息访问层相连,传输用户录入的数据信息以及对数据的访问请求,并且将产品生命周期信息抽象组合为通过XML表达的资源元模型,资源元模型可以实例化为资源实例,信息访问层接受用户输入表单数据,并且将产品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在以属性结构表达产品组成信息的BOM中。

    电缆早期故障智能检测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93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3144.7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早期故障智能检测系统,其核心在于结合FPGA与国产D2000CPU的混合架构,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故障辨识。该系统通过FPGA进行电缆电流信号的精确采集,并运用累计求和算法进行瞬态检测,有效验证了瞬态的发生及其单相类型。进一步地,D2000CPU利用ADALINE算法进行谐波特征提取,结合双阈值判断策略,实现了对电缆早期故障的高精度辨识。本发明数据处理速度快,抗噪声能力强,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相应的检测策略的一个显著优点是易于硬件实现且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将原始电流数据上传到上位机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视化能力。

    一种反射波分解和峰度分选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55681.8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波分解和峰度分选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低阻抗变化率下电缆故障难以检测的问题。方法包括:对电缆发射入射激励信号获取电缆内部第一反射信号;采取改进的VMD算法分解得到K个IMF分量,选取最大峰度IMF作为第二反射信号;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再分配技术,以获得第二反射信号的时频分布曲线;通过提取最大能量幅值点所在频率下的能量值与时间,构建二维能量‑时间曲线,确定故障位置。系统由入射激励、分解、STFT‑RSP及故障定位输出模块组成,实现上述定位方法。本发明有效克服了传统扩频时域反射定位方法在电缆故障检测中的局限性,为电缆故障定位和检测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指导性技术。

    一种积水电缆早期故障增强识别装置及其增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2942.4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水电缆早期故障增强识别装置及增强识别方法。增强识别装置位于铜屏蔽层与接地点之间的接地线上,电流采集装置采用绕制于接地线上的电流互感器(CT),每个电缆接头除了故障电流测量装置之外,还另外安装了重复性信号计数器,来自故障电流测量装置的故障信号经过检测点上传至信息节点,为故障信号的重复性检测提供结构支持。增强识别方法包括电流信号APE低秩算法的增强处理,计时阈值检测、连续性检测、谐波采样、谐波含量比较与重复性检测五步,不仅实现了对电缆接头早期故障的识别,还防止了其他设备的故障信号引发误报。本发明提出的增强识别逻辑可有效筛除其他干扰信号,总准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基于储能装置的无碳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6167162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670339.1

    申请日:201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35/00 B65G2201/0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装置的无碳小车,包括驱动装置、储能装置和导向机构,其中:驱动装置是由重力驱动,由绳索通过定滑轮的连接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带动齿轮轮系的运动,并通过轴系与车轮相连;储能装置包括装配在轮系中的发条弹簧,发条弹簧嵌在传动轴上,通过轴的转动而伸缩,通过调节传动比来调整储能强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储能量;导向机构采用凸轮‑双摇杆机构,凸轮转动带动顶杆前后移动,控制前端摇杆带动前轮左右摆动,从而控制方向。本发明使用方便,且具有往返运动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