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7591.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挤压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挤压铸造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元素:4.0‑7.0wt.%的Mg,5.0‑9.0wt.%的Si,0.5‑0.7wt.%的Mn,0.1‑0.2wt.%的Ti,0.01‑0.04wt.%的Sr,0.15‑0.5wt.%的RE,其它杂质总量和小于或等于0.3wt.%,余量为Al。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合金兼具较好的流动性和强韧性。本发明利用合金化方法改善合金铸造性能的同时,也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了性能更加优良且有别于现行传统Al‑Mg系(高镁低硅)、Al‑Si系(高硅低镁)铝合金,并适应于挤压铸造的高镁高硅铝合金,可满足汽车轻量化领域对铝合金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427586.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型重力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元素:3.0‑5.0wt.%的Mg,4.0‑7.0wt.%的Si,0.5‑0.7wt.%的Mn,0.1‑0.2wt.%的Ti,0.01‑0.04wt.%的Sr,0.15‑0.4wt.%的RE,其他杂质总量和小于或等于0.3wt.%,余量为Al。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合金兼具较好的流动性和强韧性。本发明利用合金化方法改善合金铸造性能的同时,也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了性能更加优良且有别于现行传统Al‑Mg系(高镁低硅)、Al‑Si系(高硅低镁)铝合金,并适应于砂型铸造的高镁高硅铝合金,可满足汽车轻量化领域对铝合金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246914.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全年收益测算方法,包括: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所在地区的政府补贴政策,电力市场环境及电力系统的基本情况;基于所述抽水蓄能电站的参数,分析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可采用的运行模式;测算所述抽水蓄能电站获得的政府补贴收益、参与市场收益及参与市场给电力系统运行收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全年收益为上述所有收益之和。通过综合考虑电力市场环境中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各种市场化方式收回投资成本和政府补贴的因素,详细测算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全年收益,为保障抽水蓄能电站成本回收与健康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7512.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3/02 , C22C30/00 , B22F9/04 , B22D19/14 , B22D7/00 , C22F1/06 , C22C21/08 , C22C23/04 , B22D18/02 , C22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合金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增强体为多主元合金颗粒,质量含量为0.1%‑30%,组成元素包含镁元素或在镁中具有高固溶度或高扩散能力的元素;基体选自铸造镁合金和/或变形镁合金,质量含量为70%‑99.9%,还加入表面活性元素,通过多主元合金增强体颗粒制备和预处理、搅拌铸造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中含有镁元素或在镁中具有较高固溶度或扩散能力的元素,表面活性元素可以提高增强体和基体界面之间的润湿性和相容性,高温热处理在增强体和基体界面处形成溶质过饱和的过渡层,低温热处理在过渡层中析出纳米析出物强化增强体和基体界面,提高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使材料保持良好的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7599.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金属型重力铸造铝合金,所述铸造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元素:3.0‑6.0wt.%的Mg,4.0‑8.0wt.%的Si,0.5‑0.7wt.%的Mn,0.1‑0.2wt.%的Ti,0.01‑0.04wt.%的Sr,0.15‑0.4wt.%的RE,其他杂质总量和小于或等于0.3wt.%,余量为Al。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合金兼具较好的流动性和强韧性。本发明利用合金化方法改善合金铸造性能的同时,也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了性能更加优良且有别于现行传统Al‑Mg系(高镁低硅)、Al‑Si系(高硅低镁)铝合金,并适应于金属型重力铸造的高镁高硅铝合金,可满足汽车轻量化领域对铝合金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7514.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1/04 , C22C30/00 , C22C1/04 , B22F9/04 , B22D7/00 , C22C21/06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7 , C22C21/12 , B22D17/00 , B22D18/02 , C22C21/00 , C22F1/04 , C22C30/02 , C22C30/06 , C22C21/08 , C22C21/10 , C22F1/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增强体为多主元合金颗粒,质量含量为0.1%‑30%,组成元素包含铝元素或在铝中具有高固溶度或高扩散能力的元素;基体选自铸造铝合金和/或变形铝合金,质量含量为70%‑99.9%,还加入表面活性元素,通过多主元合金增强体颗粒制备和预处理、搅拌铸造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中含有铝元素或在铝中具有较高固溶度或扩散能力的元素,表面活性元素可以提高增强体和基体界面之间的润湿性和相容性,高温热处理在增强体和基体界面处形成溶质过饱和的过渡层,低温热处理在过渡层中析出纳米析出物,强化增强体和基体界面,提高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使材料保持良好的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7507.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3/02 , C22C30/00 , B22D19/16 , C22F1/06 , B22D18/02 , C22C23/04 , C22C21/08 , C22F1/047 , C22C23/06 ,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合金/镁合金双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主元合金和镁合金;多主元合金选自AlCoCrFeNi系、AlBeFeSiTi系、AlCrFeMnTi系、AlCrTiV系等合金以及GdTbHoEr(La,Y)系稀土高熵合金和(CoCrNi)l00‑xAlx系、ErHoTb系合金,镁合金包括铸造镁合金和变形镁合金,还包括表面活性元素。本发明中多主元合金含有镁元素或在镁中具有较高固溶度或高扩散能力的元素,高温热处理在多主元合金和镁合金界面形成溶质过饱和的过渡层,低温热处理在过渡层中析出纳米析出物,强化多主元合金和镁合金界面,使双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整体机械性能和界面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36116.8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F21/64 , G06F111/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可信协同优化方法及仿真平台。基于分解协调算法,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问题可被分解为若干个微网的下层子优化问题与代表的上层协调问题。经过初始化后,微网根据当前系统内的拉格朗日乘子计算自身最优能源供需量并广播给代表,代表关于每个微网供需量达成共识后计算新的拉格朗日乘子并广播给微网,如上反复迭代直至能源价格收敛,则求得原优化问题最优解。本发明能解决无领导中心下参与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的各主体间无法建立信任的问题,提出的可信协同优化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错性与强一致性特性,设计并实现的仿真平台具有可测试性、高可靠性、模块可插拔的高扩展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427512.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3/02 , C22C30/00 , B22F9/04 , B22D19/14 , B22D7/00 , C22F1/06 , C22C21/08 , C22C23/04 , B22D18/02 , C22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合金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增强体为多主元合金颗粒,质量含量为0.1%‑30%,组成元素包含镁元素或在镁中具有高固溶度或高扩散能力的元素;基体选自铸造镁合金和/或变形镁合金,质量含量为70%‑99.9%,还加入表面活性元素,通过多主元合金增强体颗粒制备和预处理、搅拌铸造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中含有镁元素或在镁中具有较高固溶度或扩散能力的元素,表面活性元素可以提高增强体和基体界面之间的润湿性和相容性,高温热处理在增强体和基体界面处形成溶质过饱和的过渡层,低温热处理在过渡层中析出纳米析出物强化增强体和基体界面,提高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使材料保持良好的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32273.2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1/12 , C22C30/00 , B22D19/16 , C22F1/057 , C22C30/04 , C22C30/06 , C22C21/06 , C22F1/047 , C22C21/08 , C22C21/04 , B22D17/00 , C22C30/02 , C22C21/00 , C22F1/04 , C22F1/053 , C22C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合金/铝合金双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主元合金和铝合金;多主元合金选自AlCoCrFeNi系、AlBeFeSiTi系、AlCrFeMnTi系、AlCrTiV系、Mgx(MnAlZnCu)100‑x系、AlMgZnCuSi系等高熵合金和(CoCrNi)l00‑xAlx系熵合金,铝合金包括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还包括表面活性元素。本发明中多主元合金含有铝元素或在铝中具有较高固溶度或高扩散能力的元素,高温热处理在多主元合金和铝合金界面形成溶质过饱和的过渡层,低温热处理在过渡层中析出纳米析出物,强化多主元合金和铝合金界面,使双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整体机械性能和界面结合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