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83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34717.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陆上移动式电源的紧凑堆芯及陆上移动式电源,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陆用小型气冷核反应堆的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而设计。该应用于陆上移动式电源的紧凑堆芯包括堆芯活跃区、包覆在堆芯活跃区外围的反射层以及包覆在反射层外围的承压层,堆芯活跃区包括多个呈六边形的燃料元件,多个燃料元件呈蜂巢状紧密排布,燃料元件的中心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燃料棒,六角为冷却剂入口通道;燃料棒包括碳化铀燃料;冷却剂为氦氙混合气体。该陆上移动式电源包括上述应用于陆上移动式电源的紧凑堆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陆上移动式电源的紧凑堆芯及陆上移动式电源在同样功率的前提下,结构更加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37359.9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氦氙冷却反应堆的有效样本集;其中,有效样本集中包括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待优化参数;基于有效样本集确定待优化参数与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全堆效率及全堆质量的参数关系;基于预设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及参数关系确定待优化参数的最优解。本发明能够快速得到待优化参数的最优解,在氦氙冷却反应堆在全堆质量尽可能小的基础上提升全堆效率,提升了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参数优化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19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1537464.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17/028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固有安全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堆芯结构材料选用石墨,承压外壳选用奥氏体304不锈钢,反应堆布置方式选用横向依次布置方式;在氦氙供应丧失工况下,计算反应堆堆芯温度;判断反应堆堆芯温度是否小于燃料熔点及结构材料熔点;若是则确定氦氙冷却反应堆为固有安全反应堆。本申请通过选用合理化的堆芯材料与结构,利用热传导、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自然物理规律,使得反应堆停堆后只剩停堆余热的情况下,不依靠外动力源的输入能够实现堆芯余热的安全导出,令该反应堆具有固有安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37464.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17/028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固有安全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堆芯结构材料选用石墨,承压外壳选用奥氏体304不锈钢,反应堆布置方式选用横向依次布置方式;在氦氙供应丧失工况下,计算反应堆堆芯温度;判断反应堆堆芯温度是否小于燃料熔点及结构材料熔点;若是则确定氦氙冷却反应堆为固有安全反应堆。本申请通过选用合理化的堆芯材料与结构,利用热传导、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自然物理规律,使得反应堆停堆后只剩停堆余热的情况下,不依靠外动力源的输入能够实现堆芯余热的安全导出,令该反应堆具有固有安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38638.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5/02 , G21C17/1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氦氙冷却反应堆、反应性控制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氦氙冷却反应堆包括:堆芯及抽拉式反射层;抽拉式反射层包括多个可抽拉的反射块,多个可抽拉的反射块沿堆芯的轴向方向设置于堆芯的外侧;至少一个可抽拉的反射块可沿堆芯的轴向方向移动,以改变抽拉式反射层的反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可沿堆芯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抽拉式反射层,一方面减少了结构相对复杂的控制鼓及其驱动机构,节约了制造成本及占用空间;另一方面,相对紧凑方便的抽拉式设计,控制简单方便,避免了掉鼓卡鼓等故障隐患,控制方式更为安全高效,且对优化并提升反射层微分价值更为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9752.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叉流混合式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支撑板、至少两组热侧微通道板以及具有微型翅片的冷侧板翅片和底部支撑板,本发明将冷热两侧的流动方向调整为互相垂直,热侧微通道板片与带有微型翅片的冷侧板翅片交错叠加,使用精密扩散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在冷测使用带有微型翅片结构的板翅片,在确保换热性能与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冷侧工质的流动压降,从而使驱动风扇的功率大幅降低,提高了布雷顿循环的净输出功和小型可移动式反应堆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62499.1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匹配移动式固体核反应堆的布雷顿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方法,根据设计约束初始化输入参数进行布雷顿循环热力学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系统质量及效率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影响系统质量的重要参数,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一步优化分析,实现布雷顿循环系统优化。本发明兼顾考虑循环热效率及系统输出功率,通过参数化和最优化分析手段,获得不同设计约束下的系统质量最优设计,能够运用在耦合小型核反应堆的布雷顿循环系统的质量优化设计中,对于优化确定系统参数以降低装置整体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37370.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氦氙冷却反应堆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氦氙冷却反应堆控制方法包括:在氦氙冷却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监测氦氙冷却反应堆的运行状态信息,获取预先构建得到的氦氙冷却反应堆的数学模型;基于当前的运行状态信息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数值模拟结果;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调整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各控制参量,以使氦氙冷却反应堆的发电功率达到预设发电功率。本发明可以根据反应堆的运行状态自适应控制反应堆的各控制参量,提升了氦氙冷却反应堆控制的可靠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