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5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18008.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结构件搭接焊缝焊接的焊丝直径选型方法,涉及焊接工艺领域,包括:步骤1、设计焊丝选型的工艺参数;步骤2、针对直径1.0mm和1.2mm的焊丝建立不同搭接板厚下的焊接窗口;步骤3、获得所述焊接窗口的下限;步骤4、绘制不同焊接速度下,横坐标为搭接板厚,纵坐标为焊缝截面积和焊接功率的坐标图;步骤5、从坐标图中直径1.0mm和1.2mm的焊丝绘制曲线的交点得到焊丝选用依据;步骤6、得到最节省的焊接工艺参数。本发明针对底盘结构件搭接焊缝的焊丝选型提出了从制造效率、成本、汽车轻量化角度的标准方法,对提升汽车质量、降低成本,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437823.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增材制造领域,装置包括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和计算机(16),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接装置上,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分别与计算机(16)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双异种丝材基础上引入粉材添加装置,实现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微量元素的灵活调控,有效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的各项性能。通过增加弧高传感器反馈调整等离子弧高,有效提升了增材过程等离子弧、熔池、丝粉填材过渡的稳定性,降低了增材构件的缺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37823.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增材制造领域,装置包括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和计算机(16),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接装置上,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分别与计算机(16)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双异种丝材基础上引入粉材添加装置,实现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微量元素的灵活调控,有效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的各项性能。通过增加弧高传感器反馈调整等离子弧高,有效提升了增材过程等离子弧、熔池、丝粉填材过渡的稳定性,降低了增材构件的缺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85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96514.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A61B5/024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2 , A61B5/11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心率监测方法,涉及医疗健康监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原始混合体动信号,从中分离出正常BCG信号和异常BCG信号;步骤2、训练心率体征提取模型,提取心率体征;步骤3、将心率特征用于训练分类网络模型,输出心率判断结果;步骤4、将新的心率数据输入到心率体征提取模型中,提取特征表示,并将特征表示再输入到训练好的分类网络模型中,获得新的心率数据的判断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对比学习的自监督方法,提升了检测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并通过比较正异常的BCG信号来学习区分它们的特征表示,降低了对人工标记数据的依赖,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2208.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微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预测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力学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在不同入口流速条件下获取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的仿真数据,在每次迭代过程中输出采样点的场值信息;数据预处理模块,负责对获得的仿真数据进行清洗和平滑处理;PINN模块,利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来学习仿真数据中的局部物理现象,确保预测结果符合已知的物理规律;ConvLSTM模块,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捕捉仿真数据中的长时间跨度和大范围空间的变化;信息融合模块,将PINN模块和ConvLSTM模块的输出结果进行整合,形成预测结果;其中,PINN模块和ConvLSTM模块组成深度学习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96515.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A61B5/08 , A61B5/00 , G06F18/2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呼吸检测方法,涉及医疗健康监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柔性传感器和麦克风各自采集呼吸信号,分别获得第一呼吸信号和第二呼吸信号;步骤2、对第一呼吸信号和第二呼吸信号进行呼吸周期检测,分别获得信号帧1和信号帧2,并在呼吸周期检测中进行端点互相校正和信号间相关性计算;步骤3、对信号帧1和信号帧2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步骤4、进行深度学习分类,获得呼吸分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升了检测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发现早期睡眠呼吸问题或其他健康异常,提高使用者的健康管理水平,预防疾病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665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82469.7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F10/50 , B22F10/20 , B22F10/364 , B22F10/366 , C22F1/18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增材制造TiAl合金组织性能各向异性的方法,涉及增材制造领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沉积Ti48Al合金获得一层Ti48Al合金沉积层;步骤2、对所述沉积层进行原位热处理,即在不添加沉积材料的情况下,对所述沉积层进行重扫处理;步骤3、重扫处理后,继续重复步骤1和2,沉积Ti48Al合金,得到具有均匀的全片层晶团组织的Ti48Al合金。本发明不仅能够消除增材制造TiAl合金组织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而且还能够获得具有细小全片层晶团组织,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68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71633.7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上海宝钢废旧油处理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0M17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液压油再生设备,包括原料储罐、过滤除杂装置、真空净油装置、脱色除杂装置和添加剂调和装置;过滤除杂装置由原料输送泵、粗滤系统、加热系统、细滤系统构成,其中粗滤系统包括齿轮泵和粗滤器,加热系统包括夹套和恒温控制装置,细滤系统包括齿轮泵和细滤器;真空净油装置由加热搅拌装置和真空净油机构成,其中加热搅拌装置包括夹套、恒温控制装置和带桨叶搅拌电机;脱色除杂装置包括以白土或者粉煤灰为静相的层析柱和电子色度监测系统;添加剂调和装置包括再生液压油临时储罐,添加剂储罐,输油泵和加热搅拌装置,该加热搅拌装置与真空净油装置共用。本发明具有非常好的脱色除杂效果,无需分离白土,三废少;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96515.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A61B5/08 , A61B5/00 , G06F18/2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呼吸检测方法,涉及医疗健康监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柔性传感器和麦克风各自采集呼吸信号,分别获得第一呼吸信号和第二呼吸信号;步骤2、对第一呼吸信号和第二呼吸信号进行呼吸周期检测,分别获得信号帧1和信号帧2,并在呼吸周期检测中进行端点互相校正和信号间相关性计算;步骤3、对信号帧1和信号帧2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步骤4、进行深度学习分类,获得呼吸分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升了检测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发现早期睡眠呼吸问题或其他健康异常,提高使用者的健康管理水平,预防疾病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9362.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IPC: G02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体的除雾眼镜,涉及微流体应用领域,包括镜架和互为镜像的左镜片和右镜片,在所述左镜片和所述右镜片的内部都设置有微通道,流过所述微通道的微流体对所述左镜片和所述右镜片进行加热除雾。所述微通道位于所述左镜片和所述右镜片的中心上方。与现有除雾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但除雾速度快,而且功耗小,对使用者眼睛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眼镜的便捷性和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