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1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393301.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b/PEKK/Ga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b/PEKK复合材料、碱液和Ga(NO3)3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制得Nb/PEKK/Ga复合材料;其中,所述Nb/PEKK复合材料通过将聚醚酮酮粉末和铌粉末冷压烧结制得;所述Ga(NO3)3溶液的浓度为0.05‑2mol/L;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200℃。本发明采用生物活性金属材料共混改性PEKK,制得的Nb/PEKK/Ga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杀菌能力,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在体内抵抗感染,在骨修复体领域,尤其是牙种植体,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6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07707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2F1/78 , C02F103/06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盐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碳氮分离处理同步回收氮源装置,包括臭氧氧化吹脱塔,以及分别与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连接的消泡剂自动投加模块、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和负压氮源回收模块;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渗滤液浓缩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的输出端;微气泡曝气盘,所述微气泡曝气盘连接外部臭氧源;所述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下部,所述消泡剂自动投加模块和所述负压氮源回收模块连接在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上部。本发明实现了渗滤液浓缩液碳氮分离处理和氮源回收,具有运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环保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6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707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2F1/78 , C02F103/06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盐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碳氮分离处理同步回收氮源装置,包括臭氧氧化吹脱塔,以及分别与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连接的消泡剂自动投加模块、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和负压氮源回收模块;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渗滤液浓缩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的输出端;微气泡曝气盘,所述微气泡曝气盘连接外部臭氧源;所述渗滤液浓缩液外循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下部,所述消泡剂自动投加模块和所述负压氮源回收模块连接在所述臭氧氧化吹脱塔的上部。本发明实现了渗滤液浓缩液碳氮分离处理和氮源回收,具有运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环保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0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77083.4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就地放电活化氧化去除烟气中零价汞的装置及方法,利用电晕放电装置在烟道中对除汞剂进行就地活化,生成大量的活性物质,提高除汞剂对烟气中零价汞的氧化速率,从而快速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零价汞。所述方法将由多孔陶瓷管及电极所构成的电晕放电装置放置于烟道中,并通过电晕放电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然后依靠电晕放电装置与烟道内的压力差将这些活性物质通过陶瓷管壁面的微孔通道带入烟道,与烟气中的零价汞进行反应,将之转化为二价汞;最后通过湿法脱硫装置将二价汞进行去除。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零价汞,同时节省除汞剂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54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9163.2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烟气中H2SO4酸雾在线监测的前处理及分析装置和方法,该监测方法主要通过采样枪从烟道中将燃煤烟气抽取出来,并利用伴热管线将采样烟气温度保持在150-250摄氏度;然后将烟气通入装有以五氧化二磷为转化剂的特定H2SO4酸雾转化器,在200-300摄氏度,利用五氧化二磷的脱水性,将H2SO4酸雾转化为易于在线测量的SO3,同时将烟气中的水分吸附干燥;干烟气中的SO3随后经过可连续实时监测的仪器进行连续监测。之后,尾气分别依次通过气体流量计和采样泵,最终排入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排除烟气中水分、酸雾以及SO2的干扰,对烟气尾气中的SO3气体进行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375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50445.X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式识别技术领域的基于特征简化的人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简化类Haar特征,首先对正、负样本用积分图计算每一个类Haar特征的灰度值,然后得到正、负样本灰度值累计直方图的峰值,由正、负样本累积直方图峰值的相对位置,来判断该特征对人脸和非人脸的区分能力,并决定是剔除还是保留该特征;第二步:对简化的类Haar特征进行训练,选出满足条件的最优弱分类器;第三步:利用利用训练得到的最优弱分类器,对人脸图片进行检测。本发明在保证人脸检测的精度的同时,较好解决了AdaBoost法耗时的问题,此外,还可用于安全访问控制、视频监控、基于内容的检索和新一代人机界面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28894.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2F9/00 , B01D53/78 , B01D53/56 , C02F1/04 , C02F1/20 , C02F1/44 , C02F1/66 , C02F1/78 , C02F3/2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滤液浓缩液碳‑氮‑盐分级回收方法及系统,包括大分子碳源回收集成系统、氮源回收集成系统、剩余有机及氮类污染物降解系统和无机盐回收集成系统。本发明中同时对渗滤液浓缩液中大分子有机物、部分氮源和盐分的回收;利用药剂‑沉淀‑超滤系统实现大分子腐殖酸的回收;臭氧同步氧化/吹脱技术利用臭氧代替空气源作为吹脱剂,可实现其中NH3向NO2的转化,进一步回收NaNO3,同时该技术可实现剩余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的提高和有机氮向无机氮的转化,为后续的兼性厌氧反应提供适宜的条件;最终利用超滤‑蒸发实现渗滤液浓缩液中盐分的回收,同时出水达到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54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199163.2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烟气中H2SO4酸雾在线监测的前处理及分析装置和方法,该监测方法主要通过采样枪从烟道中将燃煤烟气抽取出来,并利用伴热管线将采样烟气温度保持在150-250度;然后将烟气通入装有以五氧化二磷为转化剂的特定H2SO4酸雾转化器,在200-300度,利用五氧化二磷的脱水性,将H2SO4酸雾转化为易于在线测量的SO3,同时将烟气中的水分吸附干燥;干烟气中的SO3随后经过可连续实时监测的仪器进行连续监测。之后,尾气分别依次通过气体流量计和采样泵,最终排入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排除烟气中水分、酸雾以及SO2的干扰,对烟气尾气中的SO3气体进行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7316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273714.0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D5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燃煤烟气中细粒子与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为电除尘器耦合荷电吸附凝并技术,通过荷电喷枪对吸附剂进行预荷电(正电荷),并将其喷射到电除尘器两个相邻电场之间的区域;利用带正电吸附剂颗粒与经过上一电场被荷负电但未被捕集的细粒子之间的库仑凝并作用以及荷电吸附剂自身的吸附作用,将细颗粒物、重金属及可凝结性物质等多种污染物捕集到吸附剂上形成较大颗粒;然后利用电除尘器后面的电场对其进行高效捕集,实现协同去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73162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3714.0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燃煤烟气中细粒子与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为电除尘器耦合荷电吸附凝并技术,通过荷电喷枪对吸附剂进行预荷电(正电荷),并将其喷射到电除尘器两个相邻电场之间的区域;利用带正电吸附剂颗粒与经过上一电场被荷负电但未被捕集的细粒子之间的库仑凝并作用以及荷电吸附剂自身的吸附作用,将细颗粒物、重金属及可凝结性物质等多种污染物捕集到吸附剂上形成较大颗粒;然后利用电除尘器后面的电场对其进行高效捕集,实现协同去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