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7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37192.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303/23 , C07D301/00 ,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功能化的磺酰亚胺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用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功能有机锂盐技术领域,所述环氧功能化的磺酰亚胺锂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有机合成策略,得到环氧功能化的磺酰亚胺锂,这种新型的有机锂盐,在室温下即可与醚类前体进行开环聚合,形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经实验测试:其离子电导率优于现有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且具有优秀的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2963.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C3/12 , H01M10/054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钾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涉及钾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钾离子正极材料模板:将两亲性双嵌段共聚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直至共聚物溶解完全;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得到的样品洗涤后干燥,得到钾离子正极材料模板;(2)制备钾离子正极材料:将前述制备的钾离子正极材料模板放在真空滤纸上,然后配置亚铁氰化钾前驱体溶液;在含有钾离子正极材料模板的滤纸上加入配置好的亚铁氰化钾前驱体溶液,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加入盐酸,在70℃的烘箱中反应48小时,得到钾离子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钾离子正极材料,应用于钾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58505.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掺杂的双连续结构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立方相聚合物胶体粒子(PC)水溶液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溶液、三氯化铁六水合物(FeCl3·6H2O)水溶液混合、搅拌,并调节pH值至6.8~7.4,可制得热解前体MPN@PC(MPN为金属多酚网络)复合物;步骤S2:将热解前体MPN@PC复合物煅烧即可得到SP‑Fe3O4‑C立方相碳微球。本申请在碳球中实现了介观尺度(2‑50nm)上三维有序孔道构筑(~30nm);采用本申请的Fe3O4掺杂双连续结构碳球作为硫正极宿主可以实现具有高容量、高倍率和长循环的锂硫电池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01074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1368147.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氧化铁掺杂介孔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氯化铁为催化剂,在石墨烯两侧原位合成片层介孔聚吡咯,从而形成具有三明治异质结构的二维氧化铁掺杂介孔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二维N掺杂C/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二维氧化铁掺杂介孔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和二维N掺杂C/氧化铁/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中获得极高的比容量和很好的稳定性,并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47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066983.2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J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该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孔形貌高度有序,孔径为10‑30nm,本发明公开的该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Sm‑b‑PEO45溶解在二氧六环/二甲基酰胺混合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二,向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同时进行强力搅拌,形成第二混合溶液;步骤三,将第二混合溶液在水中进行透析,获得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制备的Pn‑3m立方相聚集体高度有序,孔径控制在介孔范围,孔径分布小,实现了形貌可控,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制备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31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53582.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介孔聚苯胺/MoS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的嵌段共聚物在水或有机溶剂中自组装分别形成胶束溶液,在各个所述胶束溶液中诱导苯胺单体在MoS2纳米片上聚合,最终形成不同孔结构的二维介孔聚苯胺/MoS2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直接利用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原理,在常温常压下即形成了二维介孔聚苯胺/MoS2复合纳米材料,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258m2/g,采用的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66983.2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J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该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孔形貌高度有序,孔径为10‑30nm,本发明公开的该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Sm‑b‑PEO45溶解在二氧六环/二甲基酰胺混合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二,向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同时进行强力搅拌,形成第二混合溶液;步骤三,将第二混合溶液在水中进行透析,获得Pn‑3m立方相有序介孔聚集体。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制备的Pn‑3m立方相聚集体高度有序,孔径控制在介孔范围,孔径分布小,实现了形貌可控,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制备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2354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1161.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32 , C01P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径大小可控的介孔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聚环氧乙烷单甲醚溶解在甲苯中;步骤2,加入溴代化合物,沉淀,干燥萃取;步骤3,加入CuBr和联二吡啶(反应催化剂);步骤4,苯乙烯除氧;步骤5,将步骤4中的纯净物加入到步骤3的混合物中;步骤6,搅拌,过柱,沉淀,真空干燥;步骤7,加入前驱体多巴胺,净化煅烧,得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方法简单,常温下制备,设备易操作;2、所需试剂均低毒性或无毒性,是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3、制备方法可制备孔径大,且能精确调节孔径大小的介孔球;4、N掺杂的介孔碳球可作为一种高性能储能材料,首次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458505.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掺杂的双连续结构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立方相聚合物胶体粒子(PC)水溶液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溶液、三氯化铁六水合物(FeCl3·6H2O)水溶液混合、搅拌,并调节pH值至6.8~7.4,可制得热解前体MPN@PC(MPN为金属多酚网络)复合物;步骤S2:将热解前体MPN@PC复合物煅烧即可得到SP‑Fe3O4‑C立方相碳微球。本申请在碳球中实现了介观尺度(2‑50nm)上三维有序孔道构筑(~30nm);采用本申请的Fe3O4掺杂双连续结构碳球作为硫正极宿主可以实现具有高容量、高倍率和长循环的锂硫电池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120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84019.8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83/00 , C12N11/089 , C12N9/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序双连续结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SP‑ZIF‑8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共溶剂法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自组装为DP结构的立方相微球;以DP结构的立方相微球为软模板,在混合溶剂体系中,使金属Zn源和2‑甲基咪唑在孔道内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用清洗溶剂洗除模板,即得到SP结构的立方相ZIF‑8微球,命名为SP‑ZIF‑8。本发明以两亲性双嵌段共聚物PS‑b‑PEO通过简单的溶液自组装方法,一步得到双连续立方相结构组装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大尺寸介孔;将SP‑ZIF‑8材料作为固定化胰蛋白酶的载体材料,实现了325μg/mg的高负载量;且制备得到的胰蛋白酶@SP‑ZIF‑8生物反应器对BSA的催化具有37%的氨基酸覆盖率和45的匹配肽段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