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3760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270702.6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8/44 , C08F8/30 , H01M4/9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短链全氟磺酰胺阴离子离聚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基于全氟磺酰基乙烯基醚与四氟乙烯共聚合成短链的全氟磺酰氟前驱体(S‑RfSO2F),将难溶的S‑RfSO2F转变为可溶的短链全氟磺酰胺S‑RfSO2NH2,侧链上的活性氨基基团参与含有季铵基团的单体发生亲核取代生成含有季铵基团的可溶性短链全氟磺酰胺离聚物,该离聚物一方面可采用溶液流延法成膜后碱化得到具有阴离子传导功能的交换膜,另一方面可用作碱性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浆料来制备膜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63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9995.1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16 , H01M4/9041 , H01M4/9083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碳纤维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碳材料的石墨化增强剂和金属分散负载诱导剂来制备石墨化程度高,催化剂金属颗粒分散性好,催化性能优异的复合碳纤维载金属催化剂。本发明制备载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碳纤维材料,经过高温条件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得到更高石墨化程度的碳材料,并以此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碳纤维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经过还原剂还原即可。该催化剂初始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耐久性好,经过4500圈后,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仍有54%的保持。在120分钟的计时电流法电化学测试中电流密度衰减较小,表现出更高的电化学活性,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优越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53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0935.1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M4/9083 , H01G11/30 , H01M4/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石墨烯纳米带,多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为石墨化模板基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湿法纺丝方法,以及高温碳化方法,得到高石墨化程度,高导电率的复合碳纤维,其模板基添加剂优选量为0.5~5wt%,并以此高石墨化复合碳纤维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还原得到一种燃料电池用金属/碳纳米纤维催化剂,该催化剂初始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抗CO毒性强,在30分钟的计时电流法测试中电流密度衰减较小,表现出更高的电化学活性,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优越的电化学稳定性,另外该高石墨化碳纤维为载体的催化剂表现出极高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44438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10037740.2
申请日:2007-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含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抗甲醇渗透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含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放到扩散池中间,利用磺酸根基团与导电聚合物单体之间相互的静电作用,使导电聚合物单体穿过含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到扩散池的氧化剂侧,并通过扩散原位化学聚合的方法,将导电聚合物单体聚合到含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内部或者表面的磺酸根团簇上,在电导率下降不多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膜的抗甲醇渗透能力,甲醇透过系数可以降低1~2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034746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39379.7
申请日:2007-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由三层构成,中间层为质子交换膜,两侧分别为多孔阴极催化扩散层和多孔阳极催化扩散层。多孔阴极催化扩散层和多孔阳极催化扩散层均是由催化剂、粘结剂和碳纤维组成,其层外表面是由以0~180度相互交织的碳纤维构成。本发明结构的膜电极是利用静电植绒技术,将碳纤维直接植入到涂刷催化剂和粘结剂的质子交换膜上,进而将传统膜电极的催化层和扩散层成为统一整体,从而简化了膜电极的制备工艺,提高了膜电极催化层和扩散层的结合能力,改善了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300mA/cm2的条件下,电池的放电功率增加13~22%。
-
公开(公告)号:CN1935853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16017.9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F8/00 , C08F8/42 , C08F112/08 , C01B3/00 ,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的聚苯乙烯系金属交联树脂储氢材料。这种储氢材料以聚苯乙烯为母体,经过大分子化学反应,在聚合物侧基苯环上引入-SO3-1、-CH2COO-1、-CH2NH2、-CH2NR2-CH2NHR、-CH2NR3+、-CH2N(CH2CH2OH)2、-CH2N(CH2CH2OH)3+-CH2CONH2或式(Ⅰ)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再与金属离子形成离子键或配位键,得到聚苯乙烯系金属交联树脂。这种储氢材料用于车载燃料电池或其它领域的供氢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670040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99189.0
申请日:2004-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化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是由氯化镍负载催化剂以及小分子钝化剂组成的含氯化镍复合催化剂,它以高比表面离子交换树脂粉体作为催化剂的负载载体,与无水氯化镍配位络合形成氯化镍负载催化剂,同时外加少量小分子钝化剂组成。该复合催化剂与引发剂、单体、溶剂一起组成固液反应体系,进行可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结束后可将产物简单分离,催化剂经活化后可以循环利用。本发明的含氯化镍复合催化剂,能制备指定分子量、指定链结构、窄分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具有反应结束后负载催化剂分离容易,残余量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515596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3150622.4
申请日:2003-08-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含铁型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以高比表面交联聚丙烯酸离子交换树脂粉体作为催化剂的负载载体,三卤化铁配位络合,形成负载催化剂,负载催化剂与常规偶氮类等引发剂、单体、溶剂按一定比例组成固液反应体系,可以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该反应不需要具有强毒性的卤化物作引发剂,只需用常规引发剂即可,避免了卤化物引发剂的毒性。反应结束后可简单将产物与催化剂分离,产物中的金属催化剂残余量低,催化剂经活化后可以循环利用,避免了催化剂无法回收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746212.3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F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中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全氟乙烯基醚卤化物#imgabs0#一步制备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单体#imgabs1#的方法。全氟乙烯基醚卤化物与溴氟甲基膦酸二乙酯或亚磷酸二乙酯或氯磷酸二甲/乙酯溶解于有机溶剂,分别缓慢加入金属试剂或强碱或格式试剂,一步法直接合成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单体。本发明的合成方法避免了不饱和双键的保护和脱保护等繁琐步骤,经一步反应可直接得到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单体,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0320.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F214/26 , C08F8/40 , C08J5/22 , C08L27/18 , H01M50/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功能高分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膦酸‑磺酸多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高温膦酸‑磺酸多元共聚物,由乙烯基卤代烷单体、全氟烯烃单体、全氟乙烯基醚磺酰氟单体共聚制备前驱体共聚物,再将前驱体共聚物进行膦酸酯化及水解酸化而得到。本申请制备的耐高温膦酸‑磺酸多元共聚物,在较高温度下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单体选择面广,无需含膦酸酯基团的全氟乙烯基单体,原料获取方便且制备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制备的成本;可根据所需的质子交换膜要求,灵活调节膦酸基团与磺酸基团的比例,得到性能不同的多元共聚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