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923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17248.9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的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别根据每个扰动模型制定最小方差准则,组成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准则。采用混合的方法在每个时间点混合多模型最小方差控制准则,并将在其作用下的输出方差作为最终的性能评估基准。该方法充分的考虑到每个扰动的特性,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当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出现时,采用常规多模型切换方法而引起的间歇切换及较大的暂态误差对评估当前控制系统性能准确性的影响。准确、可靠的实现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23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217248.9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的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别根据每个扰动模型制定最小方差准则,组成多模型混合最小方差控制准则。采用混合的方法在每个时间点混合多模型最小方差控制准则,并将在其作用下的输出方差作为最终的性能评估基准。该方法充分的考虑到每个扰动的特性,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当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出现时,采用常规多模型切换方法而引起的间歇切换及较大的暂态误差对评估当前控制系统性能准确性的影响。准确、可靠的实现时变扰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9897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6506.7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性能评估方法,采用多个固定模型和两个自适应模型,并行辨识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性能指标在每个采样时刻切换到最优的局部模型作为当前模型,并设计最优控制器实现控制,采用最小方差准则的性能评估方法对多模型切换的广义预测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与传统的单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相比,本发明在处理过程参数跳变的系统,采用多模型切换的广义预测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暂态性能,消除暂态误差,并且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27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6704.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约束的稳定PIλD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其过程为:给定一个频率范围和一组Kd,λ,μ值,在满足给定的灵敏度要求下求出Kp,Ki解集;然后求出该系统的稳定边界,依次判断Kp,Ki解集中的元素是否落入该稳定域,并据此确定稳定解;最后采用ITAE/ISE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条件,求出S2中得到的稳定解中的最佳的参数Kp,Ki。本发明避免了求得Kp,Ki的解之后,再次判断系统稳定性的繁琐过程。采用ITAE/ISE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条件,求出动态特性最优点,有效解决了如何保证系统良好动态特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8750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71885.1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一种整体式喷射型低温余热发电制冷装置,本发明包括:工质泵、余热换热器、透平发电机、喷射器、冷凝器、储液罐、三通阀、节流阀、蒸发器。这些部件依次连接,以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或各种低温余热作为系统热源,以地下水、湖水、河水或海水作为冷源,选择环保性能优良的低沸点有机物作为工质,组成封闭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喷射器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结合起来,在低品位热能不断被回收利用的同时,不断向用户输出电能和冷量,从而实现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制冷。本发明符合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