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0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0872.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晃荡液舱热响应的可视化测试装置,涉及液化天然气监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部分、流场可视化部分和六自由度晃荡台,其中,所述容器主体部分包括试验液舱、顶盖部分和正面观察窗,所述顶盖部分设有真空腔,所述正面观察窗内设有观察窗真空腔,所述容器主体部分固定安装在所述六自由度晃荡台上,所述六自由度晃荡台可以实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上的运动。本发明能够在极低温环境下,使加压液舱发生多自由度晃荡,同时满足极低温、晃荡运动、可视化与耐压的要求,可模拟实际海况下低温液舱晃荡的液面演化和热力响应过程并实现对低温介质晃荡过程的观测和各液深处温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070337.9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镁改善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通过将含氧化石墨烯和可溶性镁盐混合溶解于水中形成处理液,然后加入镍钴锰酸锂粉末,利用镁离子与氧化石墨烯上官能团的结合,经一次分散操作实现在镍钴锰酸锂粉末的表面形成镁离子和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导电复合层。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复合层生成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生产成本低。导电复合层的生成,可明显的提高镍钴锰酸锂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70337.9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镁改善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通过将含氧化石墨烯和可溶性镁盐混合溶解于水中形成处理液,然后加入镍钴锰酸锂粉末,利用镁离子与氧化石墨烯上官能团的结合,经一次分散操作实现在镍钴锰酸锂粉末的表面形成镁离子和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导电复合层。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复合层生成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生产成本低。导电复合层的生成,可明显的提高镍钴锰酸锂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95597.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液舱晃荡的可视化多物理量测试系统,包括:晃荡平台,其能够产生六自由度运动;模型液舱,其与所述晃荡平台连接,内部用于储存晃荡工质;可视化组件,其与所述晃荡平台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模型液舱内的图像;温度采集组件,其用于采集所述模型液舱内的温度;压力采集组件,其用于采集所述模型液舱内的压力。本发明能够模拟LNG液舱在晃荡过程中的局部相变现象,完成晃荡液舱内瞬态流场的定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9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0757.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的应用铜/石墨烯改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利用铜铁离子化学置换反应和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包括:铜盐中铜离子化学置换磷酸铁锂表面部分铁离子形成铜膜,同时氧化石墨烯被还原成石墨烯,在一个处理液中经一次操作于磷酸铁锂粉末表面形成具有导电性和抗腐蚀性的铜/石墨烯复合层。本发明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复合层生成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生产成本低。同时,本发明原子级的化学还原置换反应附着与简单的机械混合相比,有着更高的结合度和均一性,从而可明显提高磷酸铁锂的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83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50773.7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4/362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的应用聚吡咯/石墨烯改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利用氧化自聚合吡咯和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包括:吡咯被氧化聚合成聚吡咯,同时氧化石墨烯被吡咯还原成石墨烯,在一个处理液中经一次操作于磷酸铁锂的粉末表面形成具有导电性和抗腐蚀性的聚吡咯/石墨烯复合层。本发明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复合层生成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生产成本低。同时,本发明原子级的化学还原自聚合反应附着与简单的机械混合相比,有着更高的结合度和均一性,从而可明显提高磷酸铁锂的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