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443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428647.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施昆电气有限公司
IPC: C08G83/00 , B01J20/26 , B01J20/285 , B01J20/30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SJTU‑COF‑Br分散在盐饱和溶液中,微波加热后过滤沉淀物a并洗涤;B、然后将步骤A获得的沉淀物a重复步骤A的方法,获得的沉淀物b真空干燥,即得二维共价有机框架。该方法无污染,对设备的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对环境也能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所得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为SJTU‑COF‑AcO和/或SJTU‑COF‑CF3SO3,该材料框架密度低,孔隙率高,稳定性高,在非均相催化,气体储存,气体分离和储能方面,尤其是二氧化碳回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43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28647.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施昆电气有限公司
IPC: C08G83/00 , B01J20/26 , B01J20/285 , B01J20/30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SJTU‑COF‑Br分散在盐饱和溶液中,微波加热后过滤沉淀物a并洗涤;B、然后将步骤A获得的沉淀物a重复步骤A的方法,获得的沉淀物b真空干燥,即得二维共价有机框架。该方法无污染,对设备的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对环境也能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所得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为SJTU‑COF‑AcO和/或SJTU‑COF‑CF3SO3,该材料框架密度低,孔隙率高,稳定性高,在非均相催化,气体储存,气体分离和储能方面,尤其是二氧化碳回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09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106716.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pPa‑COF在氮气氛围下加热碳化获得N‑GC‑TpPa;将获得的N‑GC‑TpPa和硫混合研磨,并将混合物在氩气环境下加热,得到复合物N‑GC‑TpPa/S;将复合物N‑GC‑TpPa/S和聚(二氟乙烯基)按比例混合,加入溶剂形成浆料,将浆料涂布在铝集电器上,烘干;即得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结构而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复合材料所具有的微孔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多硫化锂的扩散,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0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06716.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pPa-COF在氮气氛围下加热碳化获得N-GC-TpPa;将获得的N-GC-TpPa和硫混合研磨,并将混合物在氩气环境下加热,得到复合物N-GC-TpPa/S;将复合物N-GC-TpPa/S和聚(二氟乙烯基)按比例混合,加入溶剂形成浆料,将浆料涂布在铝集电器上,烘干;即得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结构而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复合材料所具有的微孔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多硫化锂的扩散,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