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套式探针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617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08001.1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 A61B2562/0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套式探针,其包括指套(1),指套(1)上连接有探针(2);指套(1)上还设有第一孔(7)和第二孔(8);第一绳(3)的一端和第二绳(4)的一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孔(7)和第二孔(8)中;第一绳(3)的另一端和第二绳(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拉环(5)和第二拉环(6)。借助于本发明前述指套式探针,在探查过程中探针套于示指顶端,以大拇指及无名指固定,借助示指弯曲的灵活性,可及时调整探针曲折角度,适应不同瘘管走行,避免多次退出瘘管重新塑形的繁琐。

    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819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410557896.3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底座上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中的两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活动支柱通过第一卡槽在第一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夹子;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固定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卡簧,所述的卡簧一端卡入固定器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插销,所述第一固定插销通过插入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插糟中来固定第一活动支柱……等等。本发明模拟传统药线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得以统一标准,可以制作长度不同的双股药线,总体体积较小,方便轻巧,益于携带、收纳。

    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81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57896.3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底座上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中的两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活动支柱通过第一卡槽在第一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夹子;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固定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卡簧,所述的卡簧一端卡入固定器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插销,所述第一固定插销通过插入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插糟中来固定第一活动支柱……等等。本发明模拟传统药线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得以统一标准,可以制作长度不同的双股药线,总体体积较小,方便轻巧,益于携带、收纳。

    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72782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606181.8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底座上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中的两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活动支柱通过第一卡槽在第一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夹子;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固定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卡簧,所述的卡簧一端卡入固定器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插销,所述第一固定插销通过插入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插糟中来固定第一活动支柱……等等。本实用新型模拟传统药线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得以统一标准,可以制作长度不同的双股药线,总体体积较小,方便轻巧,益于携带、收纳。

    指套式探针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23978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423028.0

    申请日:2016-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套式探针,其包括指套(1),指套(1)上连接有探针(2);指套(1)上还设有第一孔(7)和第二孔(8);第一绳(3)的一端和第二绳(4)的一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孔(7)和第二孔(8)中;第一绳(3)的另一端和第二绳(6)。借助于本实用新型前述指套式探针,在探查过程中探针套于示指顶端,以大拇指及无名指固定,借助示指弯曲的灵活性,可及时调整探针曲折角度,适应不同瘘管走行,避免多次退出瘘管重新塑形的繁琐。(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拉环(5)和第二拉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