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2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836016.6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为载细胞膜包覆紫草素聚合物胶束微针;微针基质包括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和包覆在其外的细胞膜,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透明质酸‑熊果酸‑N‑三苯甲基‑L‑组氨酸甲酯盐酸盐嵌段共聚物胶束和负载在其上的紫草素。本发明以人角质形成细胞膜包覆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构建具有表皮主动靶向作用的载药系统,以微针为辅助透皮递送抗炎药物紫草素,增加药物在银屑病样皮肤病变部位的蓄积,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疗效,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4266.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包括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桃胶。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桃胶作为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其与其他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的基质材料不仅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创伤修复功效,还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机械强度、渗透深度、溶解性好,有利于刺穿皮肤角质层,快速溶解,释放其所负载的药物;同时热塑性和热稳定性好,吸湿率较低,不易吸水变软,物理性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贮存;且能使最终的产品中微针均呈金字塔状,针型完整,结构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060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43590.0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遂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生、制甘遂饮片中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巨大戟二萜醇和大戟二烯醇含量的测定。本发明以分离得到的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巨大戟二萜醇和大戟二烯醇为指标,建立了控制甘遂饮片质量的HPLC-ELSD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生甘遂和制甘遂饮片的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5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504266.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包括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桃胶。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桃胶作为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其与其他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的基质材料不仅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创伤修复功效,还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机械强度、渗透深度、溶解性好,有利于刺穿皮肤角质层,快速溶解,释放其所负载的药物;同时热塑性和热稳定性好,吸湿率较低,不易吸水变软,物理性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贮存;且能使最终的产品中微针均呈金字塔状,针型完整,结构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4458.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4 , A61K9/00 , A61K31/4748 , A61K47/02 , A61K47/12 , A61K47/34 , A61M37/00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汉防己甲素的杂化纳米粒子、载汉防己甲素的可溶性微针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6s‑PLGA进行羧基化反应,制得末端羧基PLGA;将末端羧基PLGA活化后与NH2‑PEG‑NH2反应,制得两亲性六臂星型端氨基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将其与汉防己甲素、钙离子盐和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制成的第一溶液与碳酸盐、DSPE‑PEG溶于水制成的第二溶液混合,除有机溶剂,过滤膜,即得。该杂化纳米粒子使用6s‑PLGA嵌段共聚物作为纳米粒子的骨架材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PEG的引入能减少机体清除机制,将药物更有效地递送至病灶。另外利用碳酸钙进行杂合,使纳米粒子具备酸响应性,同时促进细胞的摄取效率,更能够进一步提高粒子的载药量,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164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037058.3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 , A61K9/08 , A61K9/10 , A61K9/14 , A61K9/16 , A61K9/20 , A61K9/48 , A61P17/10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善皮肤油水平衡与痤疮症状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主要选择龟板、土茯苓进行组合,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具体用量为:龟板1-10份,土茯苓1-6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滋阴清热解毒,去湿热、疮毒、暗疮等功能,用于因阴虚火旺导致的皮肤粗糙、便秘等症状的保健调理。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6714.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7/42 , A61K47/22 , A61K36/54 , A61K9/51 , A61K47/36 , A61P15/00 , A61P29/00 , A61M37/00 , A61H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药一体化的水凝胶微针。微针基质为明胶与单宁酸交联产物形成的水凝胶,基质内包载药物,药物为肉桂油纳米胶囊。这种肉桂油纳米胶囊水凝胶微针(HFMNs‑CIO@NCs)可以较好地包载肉桂油纳米胶囊(CIO@NCs),并将CIO@NCs递送到穴区皮肤深层,充分发挥肉桂油温中散寒的作用,同时微针本身吸水溶胀,能够刺激神阙穴区组织,激发穴区效应,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寒凝症的症状。这种针药一体化水凝胶微针可用于多种包载药物及其制剂,进一步地用于穴位疗法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12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36016.6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为载细胞膜包覆紫草素聚合物胶束微针;微针基质包括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和包覆在其外的细胞膜,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透明质酸‑熊果酸‑N‑三苯甲基‑L‑组氨酸甲酯盐酸盐嵌段共聚物胶束和负载在其上的紫草素。本发明以人角质形成细胞膜包覆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构建具有表皮主动靶向作用的载药系统,以微针为辅助透皮递送抗炎药物紫草素,增加药物在银屑病样皮肤病变部位的蓄积,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疗效,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6178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258335.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6/328 , B82Y5/00 , A61P35/00 , A61K33/36 , A61K35/55 , A61K35/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28 , A61K9/5123 , A61K9/5192 , A61K33/36 , A61K35/36 , A61K35/55 , A61K36/32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乳香和没药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28%~32%,载纳米雄黄微囊61%~65%,牛黄微粉0.8%~1.3%,麝香微粉4%~6%。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能显著提高中药复方各味药的生物利用度,同时能达到减少药物用量、增加疗效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