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12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836016.6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为载细胞膜包覆紫草素聚合物胶束微针;微针基质包括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和包覆在其外的细胞膜,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透明质酸‑熊果酸‑N‑三苯甲基‑L‑组氨酸甲酯盐酸盐嵌段共聚物胶束和负载在其上的紫草素。本发明以人角质形成细胞膜包覆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构建具有表皮主动靶向作用的载药系统,以微针为辅助透皮递送抗炎药物紫草素,增加药物在银屑病样皮肤病变部位的蓄积,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疗效,极具应用前景。

    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4266.6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包括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桃胶。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桃胶作为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其与其他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的基质材料不仅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创伤修复功效,还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机械强度、渗透深度、溶解性好,有利于刺穿皮肤角质层,快速溶解,释放其所负载的药物;同时热塑性和热稳定性好,吸湿率较低,不易吸水变软,物理性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贮存;且能使最终的产品中微针均呈金字塔状,针型完整,结构一致。

    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5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504266.6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包括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桃胶。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桃胶作为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其与其他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的基质材料不仅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创伤修复功效,还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机械强度、渗透深度、溶解性好,有利于刺穿皮肤角质层,快速溶解,释放其所负载的药物;同时热塑性和热稳定性好,吸湿率较低,不易吸水变软,物理性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贮存;且能使最终的产品中微针均呈金字塔状,针型完整,结构一致。

    一种针药一体化水凝胶微针

    公开(公告)号:CN114146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6714.8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药一体化的水凝胶微针。微针基质为明胶与单宁酸交联产物形成的水凝胶,基质内包载药物,药物为肉桂油纳米胶囊。这种肉桂油纳米胶囊水凝胶微针(HFMNs‑CIO@NCs)可以较好地包载肉桂油纳米胶囊(CIO@NCs),并将CIO@NCs递送到穴区皮肤深层,充分发挥肉桂油温中散寒的作用,同时微针本身吸水溶胀,能够刺激神阙穴区组织,激发穴区效应,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寒凝症的症状。这种针药一体化水凝胶微针可用于多种包载药物及其制剂,进一步地用于穴位疗法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12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36016.6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及其制备,可溶性微针介导的载紫草素的透皮递药系统为载细胞膜包覆紫草素聚合物胶束微针;微针基质包括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细胞膜包覆的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和包覆在其外的细胞膜,载紫草素的聚合物胶束包括透明质酸‑熊果酸‑N‑三苯甲基‑L‑组氨酸甲酯盐酸盐嵌段共聚物胶束和负载在其上的紫草素。本发明以人角质形成细胞膜包覆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构建具有表皮主动靶向作用的载药系统,以微针为辅助透皮递送抗炎药物紫草素,增加药物在银屑病样皮肤病变部位的蓄积,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疗效,极具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