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647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80077142.1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9 , G02F1/3558 , H01S3/063 , H01S3/08009 , H01S3/08059 , H01S3/08086
Abstract: 可得到一种波导型激光装置,该波导型激光装置具有:波长选择元件(14),其选择性地反射通过波长转换元件(13)后的激光的基波振荡波长中的激光振荡模式不同的波长λ=λ0、λ1、λ2、···、λn(n≥2)的激光;以及波长转换元件(13),其将由波长选择元件(14)反射后的激光振荡模式不同的波长λ=λ0、λ1、λ2、···、λn(n≥2)的激光转换成谐波,在使用增益波段较宽的材料作为固体激光元件(12)的激光介质(121)的情况下,能够以该增益波段中的多个波长高效地进行波长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9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680084699.1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透镜(10)具有呈柱面形状且凹面形状的入射面(11)和相对于光轴(10a)呈凸面形状的出射面(12)。光源(20)在垂直方向具有较大的发散角,在水平方向具有比垂直方向的发散角小的发散角。光源(20)配置在透镜(10)的垂直方向的入射面侧焦距的位置。将光源(20)的水平方向被配置为透镜(10)的柱面形状的曲率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80082157.6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构成为具有:平面波导,其在由吸收激励光(5)的激光介质构成的芯体(1)的上表面(1a)及下表面(1b)接合有折射率小于该激光介质的包层(2)、(3);激励光发生源(4),其向芯体(1)的侧面(1c)、(1d)射出激励光(5);以及激光高反射膜(6a)、(6b),其形成于芯体(1)的侧面(1e)、(1f),与芯体(1)的侧面(1e)、(1f)对应的包层(2)的侧面(2e)、(2f)的构造是一部分的表面凹陷的脊形构造(20)。由此,针对与波导层构造平行的方向即y轴方向也形成波导模式,能够抑制激光(11)的波面状态和传播方向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9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80084699.1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透镜(10)具有呈柱面形状且凹面形状的入射面(11)和相对于光轴(10a)呈凸面形状的出射面(12)。光源(20)在垂直方向具有较大的发散角,在水平方向具有比垂直方向的发散角小的发散角。光源(20)配置在透镜(10)的垂直方向的入射面侧焦距的位置。将光源(20)的水平方向被配置为透镜(10)的柱面形状的曲率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726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380077142.1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9 , G02F1/3558 , H01S3/063 , H01S3/08009 , H01S3/08059 , H01S3/08086
Abstract: 可得到一种波导型激光装置,该波导型激光装置具有:波长选择元件(14),其选择性地反射通过波长转换元件(13)后的激光的基波振荡波长中的激光振荡模式不同的波长λ=λ0、λ1、λ2、···、λn(n≥1)的激光;以及波长转换元件(13),其将由波长选择元件(14)反射后的激光振荡模式不同的波长λ=λ0、λ1、λ2、···、λn(n≥1)的激光转换成谐波,在使用增益波段较宽的材料作为固体激光元件(12)的激光介质(121)的情况下,能够以该增益波段中的多个波长高效地进行波长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137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80095711.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酒井浩平
Abstract: 焦距可变透镜装置(201A)具有:第1焦距可变透镜(11);第2焦距可变透镜(21),其配置于第1焦距可变透镜(11)的后方;第3焦距可变透镜(31),其配置于第2焦距可变透镜(21)的后方;焦距固定透镜(41),其配置于第3焦距可变透镜(31)的后方;第1共轭点(1),其从第1焦距可变透镜(11)向前方以第1焦距(f1)分离;第2共轭点(2),其从焦距固定透镜(41)向后方以第4焦距(f4)分离;以及第3共轭点(3),其从第2焦距可变透镜(21)向后方以第2焦距(f2)分离、且从第3焦距可变透镜(31)向前方以第3焦距(f3)分离,第1部分光学系统(111)相对于第1共轭点(1)是无限共轭系统,第2部分光学系统(121)相对于第3共轭点(3)是无限共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5665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880085185.7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与透镜(2)的光轴(10)垂直的面内,圆柱面不具有曲率的方向为透镜(2)的母线方向,圆柱面具有曲率的方向且与母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透镜(2)的曲率方向,光源(1)配置在透镜(2)的入射面(3)侧的母线方向上的焦点位置(21),将透镜(2)的母线方向上的发散角与透镜(2)的曲率方向上的发散角不同的光向透镜(2)的入射面(3)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566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80085185.7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与透镜(2)的光轴(10)垂直的面内,圆柱面不具有曲率的方向为透镜(2)的母线方向,圆柱面具有曲率的方向且与母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透镜(2)的曲率方向,光源(1)配置在透镜(2)的入射面(3)侧的母线方向上的焦点位置(21),将透镜(2)的母线方向上的发散角与透镜(2)的曲率方向上的发散角不同的光向透镜(2)的入射面(3)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95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580082157.6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构成为具有:平面波导,其在由吸收激励光(5)的激光介质构成的芯体(1)的上表面(1a)及下表面(1b)接合有折射率小于该激光介质的包层(2)、(3);激励光发生源(4),其向芯体(1)的侧面(1c)、(1d)射出激励光(5);以及激光高反射膜(6a)、(6b),其形成于芯体(1)的侧面(1e)、(1f),与芯体(1)的侧面(1e)、(1f)对应的包层(2)的侧面(2e)、(2f)的构造是一部分的表面凹陷的脊形构造(20)。由此,针对与波导层构造平行的方向即y轴方向也形成波导模式,能够抑制激光(11)的波面状态和传播方向的变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