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206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174144.2
申请日:2017-03-22
IPC: H02K15/02
Abstract: 一种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带状工件上设定用于铁芯片的冲裁位置,该铁芯片均包括具有直线状的轭片部和从轭片部延伸的磁极片部,使得一对铁芯片互相对置,并且一对铁芯片之中的一个铁芯片的磁极片部布置在另一个铁芯片的相邻的磁极片部之间;在从带状工件同时冲裁另一个铁芯片的磁极片部的前端侧和轭片部的背面侧之前,从带状工件同时冲裁一个铁芯片的磁极片部的前端侧和轭片部的背面侧;和从带状工件冲裁铁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44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880130212.4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能不费很多工夫和成本地确保导线部的耐振性且抑制导线部及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连接多个绕组以构成相绕组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在分别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被引出后,与至少一根其他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交叉,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且沿着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被延设。
-
公开(公告)号:CN10102632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084097.9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6 , H02K15/02 , Y10T29/49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对接部处产生层叠厚度差、且可提高磁路特性及品质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及其制造方法。将长边长度为铁心ASSY(9)的长边长度的一半长度的铁心片(6)以长边与轧制钢板的宽度方向一致的形态沿其短边方向以规定间距进行冲切。然后,将铁心片(6)以冲切方向一致的形态层叠至铁心ASSY(9)的层叠厚度的一半厚度以制成4个第1及第2分割层叠铁心(7A、7B)。然后,使第2分割层叠铁心(7B)翻转,以铁心片(6)的冲切方向相反的形态层叠在第1分割层叠铁心(7A)上,以制成2个子铁心ASSY(8)。然后,将2个子铁心ASSY(8)沿长度方向排列并连结而形成为一体,以制成铁心ASSY(9)。
-
公开(公告)号:CN101162852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109642.5
申请日:2007-06-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6 , H02K15/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定子铁心的薄板连结焊接部间的丘状的鼓起、减少带状磁性薄板间的空气的存在、并扩大与外壳的接触面积、提高定子铁心向外壳的热传导从而有效地对定子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定子铁心(11)通过将层叠铁心对接并焊接为一体来构成圆筒状,层叠铁心由长方体的层叠体弯曲成形所得。层叠体由形成为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规定片数的带状磁性薄板层叠构成,在该层叠体的外壁面上从层叠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形成有将规定片数的带状磁性薄板焊接为一体的薄板连结焊接部(23),且该薄板连结焊接部(23)以规定间距沿层叠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2条。而且,定子铁心(11)在薄板连结焊接部(23)的轴向长度A和在薄板连结焊接部(23)间的最大轴向长度B形成为满足0mm≤B-A≤0.2mm。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4656.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16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100)的定子(1),具备:铁芯(4),其具有在环状的背轭部(2)的周向(Z)上隔开间隔并在径向X上突出的多个齿部(3);以及线圈(7),其经由绝缘部(6)安装在槽(5)中,在齿部(3)的前端部(3A),向槽(5)侧突出的凸缘部(10)具备:连结部(11);在周向(Z)上延伸并形成第一空隙部(8)的弯曲部(12);以及周向(Z)的前端侧(13A)向槽(5)侧突出且形成为径向(X)的宽度(W2)比弯曲部(12)的径向(X)的宽度(W1)长的停止部(13),弯曲部(12)的与齿部(3)的突出侧(X1)相反的一侧的周向(Z)侧面的圆弧尺寸(R0)为弯曲部(12)的径向(X)的宽度(W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70668.3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62 , H02K3/12 , H02K15/0037 , H02K15/026 , H02K15/0435 , H02K15/0478 , H02K15/06 , H02K15/063 , H02K15/066 , Y10T29/49009 , Y10T29/49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旋转电机及其中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能使在径向上重叠而构成定子绕组的线圈端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径向宽度按外层、内层、中间层的顺序变大,能将使用较大截面积的线材的绕组组装件安装于定子铁心,并且能抑制线圈端组的径向的隆起,从而能避免与外壳、转子干涉。在本发明中,定子绕组具有绕组组装件,该绕组组装件以将槽收纳部在槽内沿槽深度方向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在径向上重叠三层以上地配置于定子铁心,被配置成在径向上重叠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径向宽度按位于中央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位于内周侧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位于外周侧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顺序变得狭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8100.2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齿主体部(61)与突起部(62)的交界部设有齿槽(24b),齿主体部(61)的周向的侧面即齿主体部侧面(23f)与齿槽(24b)的从齿主体部侧面(23f)连续的面即齿主体部触抵部(24c)所成的角度为直角或锐角,将突起部(62)向周向的外侧转动,使突起部(62)的外周侧侧面即突起部触抵部(24f)与齿主体部触抵部(24c)紧贴,从而在齿(23b)形成滑履(26)。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9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80070668.3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62 , H02K3/12 , H02K15/0037 , H02K15/026 , H02K15/0435 , H02K15/0478 , H02K15/06 , H02K15/063 , H02K15/066 , Y10T29/49009 , Y10T29/49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旋转电机及其中使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能使在径向上重叠而构成定子绕组的线圈端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径向宽度按外层、内层、中间层的顺序变大,能将使用较大截面积的线材的绕组组装件安装于定子铁心,并且能抑制线圈端组的径向的隆起,从而能避免与外壳、转子干涉。在本发明中,定子绕组具有绕组组装件,该绕组组装件以将槽收纳部在槽内沿槽深度方向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在径向上重叠三层以上地配置于定子铁心,被配置成在径向上重叠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径向宽度按位于中央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位于内周侧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位于外周侧的绕组组装件的拐弯部的顺序变得狭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162852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10109642.5
申请日:2007-06-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6 , H02K15/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定子铁心的薄板连结焊接部间的丘状的鼓起、减少带状磁性薄板间的空气的存在、并扩大与外壳的接触面积、提高定子铁心向外壳的热传导从而有效地对定子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定子铁心(11)通过将层叠铁心对接并焊接为一体来构成圆筒状,层叠铁心由长方体的层叠体弯曲成形所得。层叠体由形成为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的规定片数的带状磁性薄板层叠构成,在该层叠体的外壁面上从层叠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形成有将规定片数的带状磁性薄板焊接为一体的薄板连结焊接部(23),且该薄板连结焊接部(23)以规定间距沿层叠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2条。而且,定子铁心(11)在薄板连结焊接部(23)的轴向长度A和在薄板连结焊接部(23)间的最大轴向长度B形成为满足0mm≤B—A≤0.2mm。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4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80130212.4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能不费很多工夫和成本地确保导线部的耐振性且抑制导线部及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连接多个绕组以构成相绕组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在分别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被引出后,与至少一根其他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交叉,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且沿着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被延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