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方法、绕线机、绝缘件及旋转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7035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80060471.2

    申请日:2019-09-28

    Abstract: 一种绕线方法,所述绕线方法将使导线(4)绕基准轴(X)环绕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环绕动作和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进退的进退动作组合,从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所述绕线方法具有以下第一~第四工序。第一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上端边(24a)。第二工序,在将导线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左侧边(24b)的期间,进行进退动作,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相对于分割定子(2)相对移动与导线(4)的外径相当的距离。第三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下端边(24c)。第四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右侧边(24d),并使导线返回到上端边(24a)。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3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80065290.5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在将分割铁芯彼此组装时,需要多次定位工序,存在导致工时的增加和设备的复杂化、加工费增加的问题。在将相邻的第一分割铁芯与第二分割铁芯接合的情况下,在使第一分割铁芯和第二分割铁芯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状态下,使第一分割铁芯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分割铁芯的第二凹部分别从周向接近并接触后,使第二凹部和第一凸部中的一方或双方在高度方向上滑动,使第一分割铁芯的第一槽部与第二分割铁芯的第二榫部卡合,并且使第一分割铁芯的第一榫部与第二分割铁芯的第二槽部卡合。

    张力调整装置、绕线装置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1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80091255.X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张力调整装置(3)将从线圈骨架(12)送出的线材(11)导向绕线部(2)并调整线材(11)的张力。张力调整装置(3)具有张紧带轮部(13)、松紧调节辊(14)、张紧臂部(15)和施力部(16)。张紧带轮部(13)对从线圈骨架(12)送出的线材(11)赋予张力。张紧臂部(15)旋转自如地支承松紧调节辊(14),以支点(17)为中心来规定松紧调节辊(14)的摆动。施力部(16)向以支点(17)为中心的周向上的松紧调节辊(14)远离绕线部(2)的朝向对张紧臂部(15)施力。离开了松紧调节辊(14)的线材(11)从松紧调节辊(14)直线地朝向绕线部(2)。

    绕线方法、绕线机、绝缘件及旋转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703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60471.2

    申请日:2019-09-28

    Abstract: 一种绕线方法,所述绕线方法将使导线(4)绕基准轴(X)环绕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环绕动作和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进退的进退动作组合,从而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所述绕线方法具有以下第一~第四工序。第一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上端边(24a)。第二工序,在将导线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左侧边(24b)的期间,进行进退动作,使导线(4)在基准轴(X)方向上相对于分割定子(2)相对移动与导线(4)的外径相当的距离。第三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并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下端边(24c)。第四工序,使进退动作停止,将导线(4)卷绕于分割定子(2)的右侧边(24d),并使导线返回到上端边(24a)。

    张力调整装置和绕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712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80091255.X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张力调整装置(3)将从线圈骨架(12)送出的线材(11)导向绕线部(2)并调整线材(11)的张力。张力调整装置(3)具有张紧带轮部(13)、松紧调节辊(14)、张紧臂部(15)和施力部(16)。张紧带轮部(13)对从线圈骨架(12)送出的线材(11)赋予张力。张紧臂部(15)旋转自如地支承松紧调节辊(14),以支点(17)为中心来规定松紧调节辊(14)的摆动。施力部(16)向以支点(17)为中心的周向上的松紧调节辊(14)远离绕线部(2)的朝向对张紧臂部(15)施力。离开了松紧调节辊(14)的线材(11)从松紧调节辊(14)直线地朝向绕线部(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