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3014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510115875.7

    申请日:2005-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9/00 F25D2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可课求冷却装置的主体与冷却单元的分离/连接性的提高,同时改善其组装作业性。该冷却装置(陈列橱100)具有由压缩机(11)、作为高压侧换热器的散热器(12)、作为低压侧换热器的蒸发器(15)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冷却单元(17),由鼓风机(16)将与蒸发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供给构成于主体(1)内的作为被冷却空间的贮藏室(4)对其进行冷却;其中:在主体的底面下方构成机械室(6),将压缩机和散热器设置于机械室底面的单元底座(20)上,同时,由钩(24)将收容蒸发器和鼓风机(16)的冷却箱(25)安装于主体的底面上,使其与贮藏室连通。

    致冷剂循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8504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56765.2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一种致冷剂循环装置,该致冷剂循环装置,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压力,在不设置吸收槽下,可以防止压缩机因液体压缩所造成的损害。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电动组件以及被电动组件所驱动的第一与第二旋转压缩组件,被第一旋转压缩组件压缩且排出的致冷剂被压缩以吸入第二旋转压缩组件中,并且排放到气体冷却器中。中间冷却回路,使从第一旋转压缩组件排出的致冷剂,在气体冷却器放热。第一内部热交换器,使从气体冷却器出来且来自第二旋转压缩组件的致冷剂与蒸发器出来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内部热交换器,使气体冷却器出来且在中间冷却回路流动的致冷剂与从第一内部热交换器出来且来自蒸发器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

    回转型压缩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913C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96112235.8

    申请日:1996-08-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减少由排出气体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共鸣以及由回转压缩元件气缸内的压力脉动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运转时的噪音而提供了一种回转型压缩机。在内底部储存有冷冻机油O的密闭容器1内的下部装有电动元件2及由该电动元件2驱动的回转压缩元件4。回转压缩元件4的气缸5装在枢轴地支撑电动元件2的轴3的主轴承6及副轴承7之间,并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侧壁1a接合而固定。气缸5的上端面5a与电动元件2的下表面2a之间形成空间10,该空间10界面的一部分由吸音材料(冷冻机油O的油面L)形成。

    回转型压缩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08A

    公开(公告)日:1998-02-11

    申请号:CN96112235.8

    申请日:1996-08-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减少由排出气体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共鸣以及由回转压缩元件气缸内的压力脉动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运转时的噪音而提供了一种回转型压缩机。在内底部储存有冷冻机油O的密闭容器1内的下部装有电动元件2及由该电动元件2驱动的回转压缩元件4。回转压缩元件4的气缸5装在枢轴地支撑电动元件2的轴3的主轴承6及副轴承7之间,并与密闭容器1的内周侧壁1a接合而固定。气缸5的上端面5a与电动元件2的下表面2a之间形成空间10,该空间10界面的一部分由吸音材料(冷冻机油O的油面L)形成。

    致冷剂循环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2465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056765.2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一种致冷剂循环装置,该致冷剂循环装置,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压力,在不设置吸收槽下,可以防止压缩机因液体压缩所造成的损害。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电动组件以及被电动组件所驱动的第一与第二旋转压缩组件,被第一旋转压缩组件压缩且排出的致冷剂被压缩以吸入第二旋转压缩组件中,并且排放到气体冷却器中。中间冷却回路,使从第一旋转压缩组件排出的致冷剂,在气体冷却器放热。第一内部热交换器,使从气体冷却器出来且来自第二旋转压缩组件的致冷剂与蒸发器出来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内部热交换器,使气体冷却器出来且在中间冷却回路流动的致冷剂与从第一内部热交换器出来且来自蒸发器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

    使用于致冷剂循环装置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818514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56766.7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一种致冷剂循环装置及使用于致冷剂循环装置的压缩机,该致冷剂循环装置,在高压侧成为超临界压力,在不设置吸收槽下,可以防止压缩机因液体压缩所造成的损害。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电动组件以及被电动组件所驱动的第一与第二旋转压缩组件,被第一旋转压缩组件压缩且排出的致冷剂被压缩以吸入第二旋转压缩组件中,并且排放到气体冷却器中。中间冷却回路,使从第一旋转压缩组件排出的致冷剂,在气体冷却器放热。第一内部热交换器,使从气体冷却器出来且来自第二旋转压缩组件的致冷剂与蒸发器出来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内部热交换器,使气体冷却器出来且在中间冷却回路流动的致冷剂与从第一内部热交换器出来且来自蒸发器的致冷剂进行热交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