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57525A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02800391.8

    申请日:2002-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会导致结构复杂化、在将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到最小限的同时可均匀地向各电池分配提供改性气体(或氧化剂或冷却剂)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燃料电池5中,通过隔板叠层多个单元1,设计向叠层体2内分配(提供或排出)燃料、向单元1分配(提供或排出)氧化剂或冷动剂的内部集合管(manifold),其中,至少在一个内部集合管6内设置圆筒或圆柱形贯通部件4,在贯通部件4与内部集合管6内壁之间设置适当间隙。提供给内部集合管6内的改性气体在分配给各单元1之间由贯通部件4整流。由此,可向各单元1均匀分配改性气体,在进行稳定发电的同时,可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燃料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3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29389.1

    申请日:2010-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为平面排列型的燃料电池,其能够抑制在相邻的单电池间发生短路。该燃料电池(10)具备膜电极接合体(20)。膜电极接合体(20)具有电解质膜(22)、阴极催化剂层(24a-d)、经由电解质膜(22)分别与阴极催化剂层(24a-d)对置的阳极催化剂层(26a-d)。在相邻的阴极催化剂层(24)之间设有防水性的阴极侧绝缘层(40a-c)。阴极侧绝缘层(40)的与电解质膜(22)呈相反侧的表面相对于相邻的阴极催化剂层(24)的表面凸出。另一方面,在相邻的阳极催化剂层(26)之间设有防水性的阳极侧绝缘层(42a-c)。阳极侧绝缘层(42)的与电解质膜(22)呈相反侧的表面相对于相邻的阳极催化剂层(26)的表面凸出。

    燃料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2251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093002.4

    申请日:2008-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实现平面排列型的燃料电池小型化。为此,在平面排列型的燃料电池使用了膜电极接合体(20)。膜电极接合体(20)包括电解质膜(22)、阳极(24a、b)以及与阳极(24a、b)相对的阴极(26a、b)。在各阳极(24a、b)的一个侧面分别连接有集电体(80a、b)的端部。在各阴极的一个侧面分别连接有集电体(82a、b)的端部。在阴极侧,集电体(82a、b),设置在分别与夹着电解质膜(22)而设于阳极侧的绝缘体(84a、b)对置的位置。集电体(80b)和集电体(82a)通过内部连接体连接,使相邻的电池单元被串联地电连接。

    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及使用其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25711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10081360.3

    申请日:2008-0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催化剂层的离子传导性提高。催化剂层包括催化剂金属、碳粒子、离子交换体。催化剂金属担载在碳粒子上,离子交换体具有可与催化剂金属吸附或结合的第1官能团、及用于确保离子传导性的第2官能团。离子交换体通过第1官能团吸附或结合于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与离子交换体之间的结合,可以列举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