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526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380068033.3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34
Abstract: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寿命优越且减少了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后的电池膨胀的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芯材和附着于负极芯材的负极混合剂层,其特征在于,负极混合剂层包含具有石墨构造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负极混合剂层的混合剂密度为1.5g/cm3以上且1.8g/cm3以下,且负极混合剂层的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量出的(002)面的衍射强度I(002)与(110)面的衍射强度I(110)之比I(002)/I(110)满足60≤I(002)/I(110)≤120,在负极混合剂层的破碎物的粒度分布中,粒径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粒子的量是12%体积以上且25体积%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6638.3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4 , H01M2/16 , H01M2/26 , H01M2/263 , H01M4/483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膨化被抑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隔着间隔件被卷绕的扁平状的电极体。第一极板相比于第二极板被配置在电极体的内周侧,由该卷绕开始端部依次设置有:两面芯体暴露部、和仅在芯体的外周面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单面芯体暴露部。两面芯体暴露部连接有集电引板,单面暴露部占有第一极板的最内周部的拐角部的至少一个,在该拐角部,形成于单面暴露部的外周面的活性物质层与形成于第二极板的内周面的活性物质层隔着间隔件对置。在该拐角部的第一极板的内周面上配置有间隔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80023625.0
申请日:2019-04-02
IPC: H01M50/531 , H01M50/528 , H01M6/02 , H01M10/04 , H01M10/0587
Abstract: 电池(10)包括:容纳卷绕型的电极体(11)的有底筒状的外装罐(51)、和按照堵住外装罐的开口部(53a)的方式在开口部隔着第1绝缘部件安装的第1极端子。第1极板具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1芯体、和第1活性物质层,第1芯体的第1极端子侧的一边部从第1活性物质层的第1极端子侧的一边导出从而形成第1导出部,第1导出部包含向电极体的内周侧或外周侧弯曲而成的第1弯曲部(16)。第1极集电板的第1面接触第1弯曲部的第1极端子侧面,第1极端子与第1极集电板的第2面直接、或隔着导电部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519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6450.8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高温环境下的电解液的氧化分解,飞跃性地提高了高温保存特性及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极板、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极板、和非水电解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存在稀土类氢氧化物及稀土类羟基氧化物中的至少1种,上述非水电解质包含氟代芳烃。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3564.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由正极与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电极体具有正极引线。正极引线具有:包含与正极接合的第1表面、以及与第1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的金属制的引线基材;和在引线基材的第2表面上,至少在隔着间隔件与负极相对的范围内形成的、以无机化合物为主成分的绝缘性的陶瓷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1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3625.0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26 , H01M2/22 , H01M6/02 , H01M10/04 , H01M10/0587
Abstract: 电池(10)包括:容纳卷绕型的电极体(11)的有底筒状的外装罐(51)、和按照堵住外装罐的开口部(53a)的方式在开口部隔着第1绝缘部件安装的第1极端子。第1极板具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1芯体、和第1活性物质层,第1芯体的第1极端子侧的一边部从第1活性物质层的第1极端子侧的一边导出从而形成第1导出部,第1导出部包含向电极体的内周侧或外周侧弯曲而成的第1弯曲部(16)。第1极集电板的第1面接触第1弯曲部的第1极端子侧面,第1极端子与第1极集电板的第2面直接、或隔着导电部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6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580036638.3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膨化被抑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隔着间隔件被卷绕的扁平状的电极体。第一极板相比于第二极板被配置在电极体的内周侧,由该卷绕开始端部依次设置有:两面芯体暴露部、和仅在芯体的外周面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单面芯体暴露部。两面芯体暴露部连接有集电引板,单面暴露部占有第一极板的最内周部的拐角部的至少一个,在该拐角部,形成于单面暴露部的外周面的活性物质层与形成于第二极板的内周面的活性物质层隔着间隔件对置。在该拐角部的第一极板的内周面上配置有间隔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88526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8033.3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34
Abstract: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寿命优越且减少了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后的电池膨胀的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芯材和附着于负极芯材的负极混合剂层,其特征在于,负极混合剂层包含具有石墨构造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负极混合剂层的混合剂密度为1.5g/cm3以上且1.8g/cm3以下,且负极混合剂层的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量出的(002)面的衍射强度I(002)与(110)面的衍射强度I(110)之比I(002)/I(110)满足60≤I(002)/I(110)≤120,在负极混合剂层的破碎物的粒度分布中,粒径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粒子的量是12%体积以上且25体积%以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