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2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351983.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13 ,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在第一方向上纵向延伸的行对准,并且多个所述行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填充通道的基底板,填充通道连接到电池单体的组装位置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从基底板的外侧朝向沿着第二方向的相邻行中的电池单体延伸,在基底板的与其外侧相反的内侧处,形成电池单体的组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349356.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俊燮
IPC: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具有两端和在所述两端之间沿第一方向的侧表面;以及壳,配置为容纳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其中,壳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彼此联接并且彼此面对且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在其间;容纳箱,附接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且具有朝向每个电池单体的侧表面沿第二方向取向的容纳区段;以及流动路径区段,彼此不同并且沿不同的方向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99502.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5 , H01M10/6567 , H01M10/04 , H01M50/2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30 , H01M50/502 , H01M50/503 , H01M50/29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列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每列中的电池单体沿着列方向定位,彼此相邻的列中的电池单体在行方向上沿着之字形图案定位同时在列方向上向前和向后交替地偏移;多个冷却片,每个冷却片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列中的电池单体之间,并且沿着彼此相邻的列中的电池单体的外圆周以曲折形状延伸;以及汇流条,在电池单体的端子表面上以将彼此相邻的行中的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端子表面是使不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暴露在其上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2933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636963.3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超声焊接装置、一种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和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该超声焊接装置包括结合到超声波振荡器的焊头。通过将负电极接线片和正电极接线片分别设置在可再充电电池的负电极引线和正电极引线上同时施加压力,焊头执行超声焊接。焊头包括分别按压负电极接线片和正电极接线片的负电极焊头和正电极焊头。负电极焊头和正电极焊头一体地设置在主体中并且具有不同形状的按压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877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90864.2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C01B33/146 , C01B33/152 , C01B33/157 , C01B33/158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制造所述负极的方法和包括所述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硅氧化物(SiOx)和粒径不同于所述第一硅氧化物(SiOx)的第二硅氧化物(SiOx)。在此,所述第一硅氧化物(SiOx)相对于所述第二硅氧化物(SiOx)的粒径分布峰面积比在3至8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92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49493.4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具有3V或更大的开路电势(基于锂)的第一成层的锂化合物和具有小于3V的开路电势的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基于第一成层的锂化合物和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的总量,第二成层的锂化合物含量为约0.99~约30wt%。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29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52425.4
申请日:2007-10-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06 , C01G37/006 , C01G39/006 , C01G41/006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可充电锂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含有一次颗粒的聚集体的二次颗粒。一次颗粒包括由式LixMyVzO2+d表示的化合物,其中,0.1≤x≤2.5,0≤y≤0.5,0.5≤z≤1.5,0≤d≤0.5,并且M是从Al、Cr、Mo、Ti、W、Zr和它们的组合中选择的金属。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使可充电锂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649190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51872.1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G1/00 , C01G31/006 , C01G39/006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基核芯材料和布置在核芯材料表面的碳材料。根据本发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是通过用碳材料涂布具有良好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核芯材料而制备的,由此提高锂二次电池在高速率下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844377.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13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电池单体保持器,当电池单体组装到电池的下侧的结构时,该电池单体保持器能够进一步减小粘合剂液体的阻力。该电池单体保持器包括:单体支撑件,多个电池单体装配和座置在单体支撑件中;通孔,穿过单体支撑件形成并且粘合剂液体被引入到通孔中;以及引导槽,形成在单体支撑件上以在电池单体的座置方向上延伸,与通孔接触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通道,粘合剂液体可以通过通道沿着电池单体的侧表面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4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780084775.3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4 , H01M50/204 , H01M50/2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下壳体,在下壳体内具有空间以便改善电池组的密封性,并且下壳体具有形成为沿着下壳体的外部顶表面的预定宽度延伸的凹槽部;上壳体,布置在下壳体上;电池部,容纳在下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包括多个电池单元;以及密封构件,插设到凹槽部中从而插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并且具有截面形状,所述截面形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用于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表面,其中,上表面形成为朝向上壳体凸出的弯曲表面,并且用于与上表面形成台阶部的突起部定位在侧表面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