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41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475386.0
申请日:2023-04-27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1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二次电池和制备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全固体二次电池包括: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负极层;以及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包括固体电解质,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相邻,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多组分金属复合物包括M1、M2、M3和X,所述多组分金属复合物中的M2M3X对M1M2M3X的原子比在约0.5‑约0.85的范围内,和M2M3X对M1离子的原子比在约1‑约5.51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0920.0
申请日:2021-08-04
IPC: H01M4/134
Abstract: 全固体二次电池包括: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层;负极层;以及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且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括固体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所述负极集流体和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为含有锂的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含有碳的负极活性材料或者含有碳的负极活性材料和第二金属,和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相邻的表面具有40%或更小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526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80032847.6
申请日:2021-04-21
IPC: H01M10/0585 , H01M10/42 ,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金属层的负极层;设置在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的石墨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石墨材料:其具有当由(110)衍射峰测量时约1000埃‑约1500埃的微晶尺寸,并且具有当由(002)衍射峰测量时在c轴方向上约500埃‑约800埃的六方晶面间距,所述石墨材料的纵横比在约0.44‑约0.5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733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03801255.3
申请日:2003-08-0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085 , H04W8/12 , H04W36/0011 , H04W80/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当移动节点在网络系统中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移动到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时,维持来自对应节点的数据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该移动节点位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中时,利用该移动节点将该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和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指定的一个转交地址(CoA)发送到该对应节点和本地代理;而当该移动节点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移动到第二个存取路由器并且第二个存取路由器位于距离第一个存取路由器预定距离内时,利用该移动节点将该本地地址、该一个CoA、和从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指定的另一个CoA发送到第一个存取路由器,从而经由第一个存取路由器和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接收来自该对应节点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623300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3801255.3
申请日:2003-08-0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L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085 , H04W8/12 , H04W36/0011 , H04W80/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当移动节点在网络系统中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移动到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时,维持来自对应节点的数据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该移动节点位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中时,利用该移动节点将该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和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指定的一个转交地址(CoA)发送到该对应节点和本地代理;而当该移动节点从第一个存取路由器移动到第二个存取路由器并且第二个存取路由器位于距离第一个存取路由器预定距离内时,利用该移动节点将该本地地址、该一个CoA、和从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指定的另一个CoA发送到第一个存取路由器,从而经由第一个存取路由器和第二个存取路由器接收来自该对应节点的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