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279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80064586.2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015 , A61L9/22 , A61L2209/212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245/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增加活性物种的产生量的同时抑制臭氧产生。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包括:一对电极(21,22),在其至少一个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介电膜(21a、21b);电压施加单元(4),将脉冲电压施加在电极(21、22)之间以使等离子体放电;流体流通孔(21b、22b),分别设置在与电极(21、22)对应的位置中,并且被构造为完全穿过电极(21、22)。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被构造为使得穿过流体流通孔(21b、22b)的流体与等离子体接触,产生离子或自由基,其中,电压施加单元(4)改变施加在电极(21、22)两端的脉冲电压的峰值和/或脉冲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1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310631606.0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仅在与空气接触的部分产生等离子体而消除在不必要的部分中的放电并抑制臭氧的产生。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环形的低电介质层2;记载低电介质层2的同时,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第一电极3及第二电极4;在第一电极3及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或第二电极4之中的至少一个与低电介质层2之间,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环形的高电介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20602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280069371.4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F24F3/166 , F24F2003/1682 , H01B13/0026 , H01T19/00 , H01T23/00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245/1225
Abstract: 这里所公开的是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通过在抑制臭氧产生的同时增加离子或自由基的产生量而充分地执行除臭功能和杀菌功能。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提供有电介质膜(21a和22a)的一对电极(21和22),并且用于在电极(21和22)之间施加预定电压以释放等离子体,流体循环孔(21b和22b)分别提供在各电极(21和22)的相应位置处且穿过电极,并且等离子体仅发生在一对电极(21和22)之间形成流体循环孔(21b和22b)的开口端部(21x和22x)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20602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80069371.4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F24F3/166 , F24F2003/1682 , H01B13/0026 , H01T19/00 , H01T23/00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245/1225
Abstract: 这里所公开的是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通过在抑制臭氧产生的同时增加离子或自由基的产生量而充分地执行除臭功能和杀菌功能。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提供有电介质膜(21a和22a)的一对电极(21和22),并且用于在电极(21和22)之间施加预定电压以释放等离子体,流体循环孔(21b和22b)分别提供在各电极(21和22)的相应位置处且穿过电极,并且等离子体仅发生在一对电极(21和22)之间形成流体循环孔(21b和22b)的开口端部(21x和22x)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16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31606.0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仅在与空气接触的部分产生等离子体而消除在不必要的部分中的放电并抑制臭氧的产生。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环形的低电介质层2;记载低电介质层2的同时,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第一电极3及第二电极4;在第一电极3及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或第二电极4之中的至少一个与低电介质层2之间,围绕流路R而形成的环形的高电介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06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80064583.9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A61L2/14 , A61L2202/23 , F25B2400/12 , F25D2317/0415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活性物种除臭的功能和通过将活性物种释放到装置外部来杀灭浮游菌和附着菌的功能。本发明设置有一对电极(21,22),电极(21)在面向电极(22)的表面上布置有介电膜(21a),电极(22)在面向电极(21)的表面上布置有介电膜(22a),其中,当在电极(21,22)之间施加预定电压时,等离子体放电。本发明以将流体流通孔(21b,22b)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在每个电极(21,22)上且穿过每个电极(21,22)设置的方式进行构造,并且其特征在于当从该电极的面板方向观看时,对应流体流通孔(21b,22b)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58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57892.8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559 , A61L9/14 , F25D17/042 , F25D2317/0415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Abstract: 为了提供不但非常安全而且具有优良的杀菌性能和除臭性能的等离子产生装置,此等离子体产生装置设置有一对电极并且用来在电极之间施加预定的电压时释放等离子体,该对电极在其面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有电介质膜,该等离子体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使得电介质膜的介电常数为20至20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