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0987.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基于考虑实际热量损失的热网管道热量迁移过程,建立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热力系统模型;采用所述热力系统模型,并在传统电热耦合系统结构中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所述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对其风电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对优化调度模型的松弛求解。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热网管道的热量非对称损失过程,充分发挥热力系统的热量迁移动态特性,以提升随机电热耦合系统的风电消纳水平和经济效益。并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能够适用于随机电热耦合系统存在风电不确定性的现状,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37824.7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信息间隙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上层优化调度模型和下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上层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和上层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层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下层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和下层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信息间隙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具有双层优化的特点,在模型求解之前还需对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合理松弛,将下层优化调度模型等效替换为其KKT条件。本发明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能够适用于随机电热耦合系统存在风电不确定性的现状,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28088.1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基于供热管道网络拓扑变换的供热网络模型优化方法,包括:计算供热管道网络各节点处分支管道的工质传输时间延迟;按传输时间延迟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各节点处分支管道串联合并为一根管道;计算合并后各管道的管道参数;判断供热管道网络是否还有分支管道,若有则重复前面步骤,若没有,则进设置化简阈值;将两端节点都没有分支管道流出的管道聚合成一个新的节点;计算聚合后各管道的管道参数;判断管道数量是否小于等于化简阈值E,若小于等于E,则得到最终符合化简需求的供热管道网络模型,若不满足,则重复重复前面步骤。本发明实现了热网化简,降低了电热联合调度中供热网络模型的数据维度;能够有效降低大规模电热联合调度的求解复杂性,提高了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390987.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基于考虑实际热量损失的热网管道热量迁移过程,建立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热力系统模型;采用所述热力系统模型,并在传统电热耦合系统结构中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所述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对其风电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对优化调度模型的松弛求解。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热网管道的热量非对称损失过程,充分发挥热力系统的热量迁移动态特性,以提升随机电热耦合系统的风电消纳水平和经济效益。并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能够适用于随机电热耦合系统存在风电不确定性的现状,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8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57240.6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该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以优化调度模型的总调度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将弃风电量以惩罚项的形式加入目标函数;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和热力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电力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由机组电出力平衡的约束条件、火电机组运行的约束条件、风电机组运行的约束条件、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的约束条件和联络线线路功率的约束条件共同构成。热力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由网络节点的约束条件和热网管道的约束条件共同构成。本发明考虑了热网管道的热量非对称损失过程,充分发挥热力系统的热量迁移动态特性,以提升随机电热耦合系统的风电消纳水平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28088.1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基于供热管道网络拓扑变换的供热网络模型优化方法,包括:计算供热管道网络各节点处分支管道的工质传输时间延迟;按传输时间延迟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各节点处分支管道串联合并为一根管道;计算合并后各管道的管道参数;判断供热管道网络是否还有分支管道,若有则重复前面步骤,若没有,则进设置化简阈值;将两端节点都没有分支管道流出的管道聚合成一个新的节点;计算聚合后各管道的管道参数;判断管道数量是否小于等于化简阈值E,若小于等于E,则得到最终符合化简需求的供热管道网络模型,若不满足,则重复重复前面步骤。本发明实现了热网化简,降低了电热联合调度中供热网络模型的数据维度;能够有效降低大规模电热联合调度的求解复杂性,提高了求解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