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D-TEO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9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3637.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DMD‑TEO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故障定位的步骤为:Step1、首先通过线路两端的录波装置获取行波信息,通过采集信息判断该段线路是否发生故障,采用比值导数法计算相对变化量,比较比值结果与预设阈值大小判断故障时间段;Step2、利用动态模式分解及Teager能量算子,识别具体行波到达时刻;Step3、利用双端行波法算式获取定位距离。本发明采用比值导数法对故障录波进行预处理,获取故障区段,比值算式相对于传统的差分表达式仅表示相对变化量的含义,其行波幅值变化并未干扰其结果,增加多个约束条件增加其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定位效率、定位精度。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的直接功率非线性反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5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74334.9

    申请日:2023-05-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的直接功率非线性反步控制方法,通过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引入两个解耦控制信号,分别设计直流输出电流反步控制器和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其中,输出电流反步控制器用于输出电流idc快速跟踪其参考值i#imgabs0#并输出有功功率参考值P*,实现对电池不同工况下输出电流参考值的快速跟踪控制;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用于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以及通过调节瞬时无功功率实现任意相位差控制;然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HFLMC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

    基于TVF-EMD-ELM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2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571566.9

    申请日:2023-05-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TVF‑EMD‑ELM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tep1、对光伏功率历史功率数据采用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方法TVF‑EMD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IMF分量,改善数据的非线性与非平稳性;Step2、建立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将Setp1所得数据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训练集对ELM模型进行搭建,测试集对其开展算例分析;Step3、分别对各IMF分量建立ELM预测模型,确定输入与输出节点个数,以及ELM模型的最优隐含层节点个数;Step4、对各分量进行模型预测,并对各模型的输出结果叠加重构得到最终功率的预测值。通过运用TVF‑EMD方法对历史数据分解,改善了传统方法应对具有强非平稳性和非线性数据时存在的模态混叠及端点效应问题,提高了数据分解的质量。

    适用于三相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的零电压开关SVPWM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78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03027.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适用于三相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的零电压开关SVPWM调制方法,零电压开关SVPWM调制方法包括:Step1、将输入电压划分为6个扇区,每个扇区划分为(a)和(b)两个部分;Step2、在扇区的(b)部分中,交换两个有效矢量作用序列,将单个零矢量作为终止矢量,确定各扇区部分作用的矢量组合;Step3、计算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得到调制指数m和零矢量作用时间T0两个控制自由度;Step4、实现ZVS。本发明所述新的SVPWM方案通过三个有效矢量和一个零矢量合成目标电流矢量,在一个开关周期中,保证了变压器电流的波形对称,有效改善了变压器电流偏置现象;通过设计零矢量作为终止矢量,使包括扇区切换在内的任意时刻,保证了矢量切换时仅动作一个开关管,实现了ZVS,降低了系统损耗。

    基于行波时差的T型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9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89487.0

    申请日:2023-05-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行波时差的T型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tep1、确定故障支路;Step2、确定故障区段;Step3、故障距离判定;Step4、波速补偿;对Step3中得到的故障距离进行再定位。首先利用T型线路分布参数方程判断出故障支路;然后计算故障行波在混合线路的端点及中点到达两端母线的时间差作为故障区的整定值;最后利用故障距离方程获取结果;该距离算式适用n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算式中波速经过牛顿插值法后与实际值更为接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