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80054602.1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关于5V级尖晶石,提供能够提高离子传导性并且抑制电阻从而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的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提出一种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形成的本芯颗粒的表面被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Zn、W和Al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和O的非晶化合物覆盖并且本芯颗粒的一次颗粒由多晶体形成的、具有以金属Li基准电位计为4.5V以上的工作电位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至少包含Li、Mn和O、以及除它们以外的两种以上的元素,D50为0.5μm~9μm,(|众数粒径‑D5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0~25%,((|众数粒径‑D1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20~58%,并且,平均一次粒径/D50为0.20~0.99。

    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80043432.2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其是用LiNbO3等锂离子传导性氧化物被覆由包含Li、Mn及O且包含除上述元素以外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形成的颗粒的表面而成的,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锂离子传导性并且抑制电阻从而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的新型的正极活性物质。提出一种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用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及Al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及O的非晶质化合物被覆本芯颗粒的表面,所述本芯颗粒由包含Li、Mn及O且包含除上述元素以外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形成,并且,所述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通过XPS得到的、表面中的Li相对于A元素的摩尔比率(Li/A)为1.0~3.5。

    活性物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24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80013976.6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循环特性、能够降低或消除放电曲线中的平台区域、进而还能够提高高倍率特性的新的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为含有硅和化学式MxSiy(其中,x和y满足0.1≤x/y≤7.0,M为Si以外的准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所示的化合物的活性物质,其中,Si元素的含量大于50wt%,所述M的含量小于38wt%,氧(O)元素的含量小于30wt%,由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的D50小于4.0μm、Dmax小于25μm,在使用CuKα1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中,在2θ=28.42°±1.25°处出现的峰A的半高宽为0.25°以上,并且,所述峰A的峰强度IA相对于归属于所述化学式MxSiy所示的化合物的峰B的峰强度IB的比(IA/IB)小于1。

    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627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680014227.9

    申请日:2016-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留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未反应锂化合物。提出了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是通式(1):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x≤0.1、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400℃~850℃下进行预焙烧而得到通式(2):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7≤x≤‑0.05、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以及、第2工序:将前述第1工序中得到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锂化合物混合,在700℃~1000℃下进行正式焙烧,由此得到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

    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4584.7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一种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形成的本芯颗粒的表面被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Zn、W和Al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和O的非晶化合物覆盖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Li、M元素(M至少包含选自由Ni、Co、Mn和Al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和O,D50为0.5μm~11μm,((|众数粒径-D5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0~25%,((|众数粒径-D1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20~58%,并且,平均一次粒径/D50为0.01~0.99。

    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4602.1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关于5V级尖晶石,提供能够提高离子传导性并且抑制电阻从而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的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提出一种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形成的本芯颗粒的表面被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Zn、W和Al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和O的非晶化合物覆盖并且本芯颗粒的一次颗粒由多晶体形成的、具有以金属Li基准电位计为4.5V以上的工作电位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至少包含Li、Mn和O、以及除它们以外的两种以上的元素,D50为0.5μm~9μm,(|众数粒径-D5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0~25%,((|众数粒径-D1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20~58%,并且,平均一次粒径/D50为0.20~0.9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