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7853A

    公开(公告)日:1999-09-08

    申请号:CN99102569.5

    申请日:199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0 C08G63/672

    Abstract: 公开由聚酯制得的聚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包含来自含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二羧酸的二羧酸组分单元和来自含乙二醇和1,3∴二(2-羟基乙氧基)苯的二醇的二醇组分单元,聚酯特性如下:来自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组分单元分别占15—99.5%(摩尔)和0.5—85%(摩尔),以二羧酸组分单元(i)总量]计;来自乙二醇和1,3∴二(2-羟基乙氧基)苯的组分单元分别占25—99.5%(摩尔)和0.5-75%(摩尔),以二醇组分单元(ii)总量计,特性粘度为0.5-1.5dl/g ;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熔点(Tm(℃))满足关系式[l/527—0.0017·ln(1-(mI+mB)/200)-1-273

    制备聚羟基羧酸的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411C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0801706.9

    申请日:2000-06-22

    Abstract: 制备具有50,000-1,000,000重均分子量的聚羟基羧酸的方法,其包括:结晶步骤,它包括步骤(A):在不低于玻璃化点但不高于熔点的温度下搅拌加热由液相缩聚反应获得的重均分子量2,000至100,000的聚羟基羧酸粒料,直至对应聚羟基羧酸的结晶热并且在升温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中观察到的吸热峰面积为38J/g或更大和步骤(B):加热聚羟基羧酸至固相缩聚反应的温度;以及固相缩聚反应步骤,其中在温度不高于吸热峰的最低温度(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进行聚羟基羧酸的升温分析所示)的条件下,使结晶的聚羟基羧酸进行反应。

    新型聚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93C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99102569.5

    申请日:199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0 C08G63/672

    Abstract: 公开由聚酯制得的聚酯粒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包含来自含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二羧酸的二羧酸组分单元和来自含乙二醇和1,3-二(2-羟基乙氧基)苯的二醇的二醇组分单元,聚酯特性如下:来自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组分单元分别占15-99.5%(摩尔)和0.5-85%(摩尔),以二羧酸组分单元(i)总量计;来自乙二醇和1,3-二(2-羟基乙氧基)苯的组分单元分别占25-99.5%(摩尔)和0.5-75%(摩尔),以二醇组分单元(ii)总量计,特性粘度为0.5-1.5dl/g;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熔点(Tm(℃))满足关系式[1/527-0.0017·ln(1-(mI+mB)/200)]-1-273<Tm≤265;聚酯粒料的密度不低于1,350千克/米3,阻气性、透明性和耐热性优良,几乎不产生乙醛。

    制备聚羟基羧酸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0134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0801706.9

    申请日:2000-06-22

    Abstract: 制备具有50,000-1,000,000重均分子量的聚羟基羧酸的方法,其包括:结晶步骤,它包括步骤(A):在不低于玻璃化点但不高于熔点的温度下搅拌加热由液相缩聚反应获得的重均分子量2,000至100,000的聚羟基羧酸粒料,直至对应聚羟基羧酸的结晶热并且在升温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中观察到的吸热峰面积为38J/g或更大和步骤。(B):加热聚羟基羧酸至固相缩聚反应的温度;以及固相缩聚反应步骤,其中在温度不高于吸热峰的最低温度(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进行聚羟基羧酸的升温分析所示)的条件下,使结晶的聚羟基羧酸进行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