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8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70180.X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或聚氨酯‑脲的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氨酯或聚氨酯‑脲是通过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反应制得:a)含有叔胺基团和至少一个NCO反应性官能团的化合物,b)数均分子量为400~5000且官能度为2~3的聚酯多元醇,c)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有机化合物,d)含有离子基团、潜离子基团和非离子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含有2‑3个NCO反应性官能团的亲水化合物,e)含有至少一个NCO反应性官能团的单官能度非离子亲水化合物。本发明的水分散体存储稳定、存储时间长,提高了由该分散体制得的粘合剂的耐水解性能,同时可保持其较好的粘结强度和耐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93578.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29/16 , C09D175/06 , C08G18/32 , C07C2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结构的除甲醛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除甲醛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备的除甲醛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本发明提供的除甲醛化合物能够接入聚氨酯的聚合物链中,并带有能够与甲醛反应的乙酰乙酰基团,因而具有优异的除甲醛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除甲醛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能够在发挥原有的涂料、粘合剂等功能的同时还能够高效吸收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伤害。本发明提供的除甲醛化合物和除甲醛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原料来源广泛,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的生产,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42487.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IPC: C08G18/75 , C08G18/73 , C08G18/66 , C08G18/61 , C08G18/48 , C08G18/42 , C08G18/38 , C08G18/34 , C08G18/28 , D06N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新型阻燃水性聚氨酯分散体通过引入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或其衍生物以及可反应的聚硅氧烷至聚氨酯主链上,形成P‑O和Si‑O协同阻燃作用,从而使织物的阻燃性能提高,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火焰蔓延速率以及分解速率均明显降低且不降低产品的耐水性能。本发明的新型阻燃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广泛应用于织物材料中,应用前景广阔,市场价值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1150505.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实现水性聚氨酯高效脱溶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脱溶釜釜体、微波加热装置和冷凝器三部分。脱除溶剂的方法为:利用气动隔膜泵通过自循环金属软管将未脱溶的聚氨酯乳液不断打入微波加热装置内,使其在微波加热装置与脱溶釜釜体之间完成自循环。启动微波加热装置,开启真空泵和冷凝器冷却水,实现高效脱溶,提升了水性聚氨酯的工厂生产效率和产能。该法可适用于不同机理类型的水性聚氨酯生产过程中,可应用于胶黏剂、木器涂料、纺织涂层、合成革、塑料涂层、金属涂层、个人护理、涂覆剂和密封剂等诸多领域,具有高效生产、节能降耗等特点,有着较大的工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1911150505.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实现水性聚氨酯高效脱溶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脱溶釜釜体、微波加热装置和冷凝器三部分。脱除溶剂的方法为:利用气动隔膜泵通过自循环金属软管将未脱溶的聚氨酯乳液不断打入微波加热装置内,使其在微波加热装置与脱溶釜釜体之间完成自循环。启动微波加热装置,开启真空泵和冷凝器冷却水,实现高效脱溶,提升了水性聚氨酯的工厂生产效率和产能。该法可适用于不同机理类型的水性聚氨酯生产过程中,可应用于胶黏剂、木器涂料、纺织涂层、合成革、塑料涂层、金属涂层、个人护理、涂覆剂和密封剂等诸多领域,具有高效生产、节能降耗等特点,有着较大的工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6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012341.X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90/06 , C08F220/14 , C08F2/24 , C08F4/40 , C08F2/30 , C09D1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丙烯酸含量的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多元醇a、多异氰酸酯b、亲水扩链剂c、非亲水醇类扩链剂d、含NCO反应性基团的非离子亲水化合物e和部分的丙烯酸酯类单体f投入预聚反应釜中,反应后得到端NCO预聚体;加入部分的丙烯酸酯类单体f和中和剂,混合;滴加部分乳化剂溶液,分散均匀后加入多元胺进行扩链反应,得到粗乳液a;4)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向粗乳液a中加入剩余的丙烯酸酯类单体f和乳化剂,得到高丙烯酸含量的粗乳液b;5)将粗乳液b转移至聚合釜中,引发聚合,降温过滤,得到所述改性聚氨酯乳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6209.1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0 , C08F220/14 , C08F222/20 , C08F220/58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36 , C08G18/34 , C08G18/32 , C08G18/28 , C09D1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乳液合成过程残单,渣含更低,成品乳液低温稳定性更优异;后扩链过程中加入了改性多巴胺DMA进行扩链改性,并使用双酚A丙三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对乳液进行丙烯酸聚合改性,二者的搭配使得聚合物展现出了优异的“耐黑鞋跟”性能和附着力,并改善乳液的低温存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89506.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0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法制备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工艺,该工艺通过将聚氨酯预聚体和丙烯酸的混合物缓慢滴加至水中形成乳胶粒,再添加引发剂进行聚合形成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解决了传统工艺制备过程中因粘度大而加入有机溶剂进行分散的问题,具有VOC含量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0046209.1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0 , C08F220/14 , C08F222/20 , C08F220/58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36 , C08G18/34 , C08G18/32 , C08G18/28 , C09D1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乳液合成过程残单,渣含更低,成品乳液低温稳定性更优异;后扩链过程中加入了改性多巴胺DMA进行扩链改性,并使用双酚A丙三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对乳液进行丙烯酸聚合改性,二者的搭配使得聚合物展现出了优异的“耐黑鞋跟”性能和附着力,并改善乳液的低温存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756024.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改性聚异氰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同步改善现有的磺酸改性聚异氰酸酯制备工艺中存在反应速率慢且所得产品浊度高、产品颜色深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组分(a)、组分(b)和任选的组分(c)的物料进行反应以得到所述亲水改性聚异氰酸酯:(a)至少一种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氨基磺酸,(c)至少一种叔胺;所述氨基磺酸中,粒径≤900目的颗粒少于10wt%,优选少于5wt%,更优选少于3wt%;且粒径>40目的颗粒少于10wt%,优选少于5wt%,更优选少于3w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