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聚合物中空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3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257878.3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聚合物中空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1)按照含氟聚合物树脂5~40%、稀释剂55~90%、致孔剂5~30%、改性两亲性氧化石墨烯材料0~10%的质量分数组成配制外层纺丝液;(2)将有机液体与水混合得到预浸润液,将编织管通过浸润液浸润;(3)将外层纺丝液通过螺杆纺丝机挤出,形成均匀铸膜液,经喷丝头与经预浸润的编织管接触后,同时挤出,经空气浴固化后,冷却成型,再经卷绕、萃取、水洗、干燥、热定型后得到含氟聚合物中空纤维多孔膜。本方法制备过程采用水溶性绿色环保的稀释剂,减少萃取过程中溶剂回收问题,所得中空纤维多孔膜强度大、支撑性好、膜丝损坏率低、抗污染性能优异,制备及改性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抗菌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154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72564.5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砜超滤膜通过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处理进行一次界面聚合反应,然后将含葫芦脲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第二水相溶液倾倒在初生态膜表面进行二次界面聚合,倒掉第二水相溶液后进行热处理,最后将膜片取出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利用与葫芦脲之间较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包结在葫芦脲空腔中,再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引入到聚酰胺层内,能够显著提升纳滤膜的抗菌性能和水通量,抗菌效果持久有效,并对膜的脱盐率影响较小,该方法简单有效、安全环保,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7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1230562.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配置以下组分:聚偏氟乙烯树脂25~65%,有机成孔剂10~60%,改性MOF材料10~50%,添加剂0~5%;2)按上述重量比将改性MOF材料与有机成孔剂的乙醇溶液相混合,再加入聚偏氟乙烯树脂、添加剂混合均匀;烘干除去乙醇,得到铸膜用的混合粉末;3)将混合粉末熔融挤出后凝固浴冷却,然后拉伸、热定型;4)萃取除去有机成孔剂,制得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该方法简单有效、制膜过程中三废产生少,制得的PVDF中空纤维多孔膜产品性能优异,孔径分布均一。

    一种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21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311662.3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污染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砜超滤膜通过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处理进行一次界面聚合反应,然后将含非离子类亲水基聚合物的第二水相溶液倾倒在超滤膜表面进行二次界面聚合,倒掉第二水相溶液后进行热处理,最后将膜片取出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通过二次界面聚合将主链中含有醚键的非离子类亲水基聚合物嵌入到聚酰胺层内,改性后的膜表面平滑、粗糙度降低,同时非离子类亲水基团的引入也会显著减少表面残留羧基的数量,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吸附及盐桥效应的发生,提高了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复合纳滤膜抗污染改性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种抗菌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154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572564.5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砜超滤膜通过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处理进行一次界面聚合反应,然后将含葫芦脲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第二水相溶液倾倒在初生态膜表面进行二次界面聚合,倒掉第二水相溶液后进行热处理,最后将膜片取出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利用与葫芦脲之间较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包结在葫芦脲空腔中,再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引入到聚酰胺层内,能够显著提升纳滤膜的抗菌性能和水通量,抗菌效果持久有效,并对膜的脱盐率影响较小,该方法简单有效、安全环保,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