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耐刮擦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1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19434.1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度耐刮擦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65~85重量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15~35重量份的含支化结构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0.1~1重量份的UV稳定剂,0.05~1重量份的抗氧剂,0.1~1重量份的润滑剂。本发明制备的高硬度耐刮擦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引入特殊的含支化结构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提高聚碳酸酯的硬度和耐刮擦性能,同时含Cl基团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相容性,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

    一种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5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690342.5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BAT共聚酯纤维,其母粒包括: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链段、己二酸丁二醇酯链段和氨基酸丁二醇酯链段。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与1,4‑丁二醇(BDO)反应,得到低聚物A;(2)将低聚物A与氨基酸低聚物反应,得到PBAT共聚酯纤维母粒;(3)将PBAT共聚酯纤维母粒干燥后进行熔融纺丝,得到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本发明PBAT共聚酯纤维通过引入具有直链纤维骨架的氨基酸低聚物共聚,使其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熔体强度,减少PBAT在高纺丝温度下发生断丝的情况,实现了高速纺丝的连续稳定,性能品质均达到了下游产品要求。

    一种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5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0342.5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BAT共聚酯纤维,其母粒包括: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链段、己二酸丁二醇酯链段和氨基酸丁二醇酯链段。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与1,4‑丁二醇(BDO)反应,得到低聚物A;(2)将低聚物A与氨基酸低聚物反应,得到PBAT共聚酯纤维母粒;(3)将PBAT共聚酯纤维母粒干燥后进行熔融纺丝,得到高熔点PBAT共聚酯纤维。本发明PBAT共聚酯纤维通过引入具有直链纤维骨架的氨基酸低聚物共聚,使其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熔体强度,减少PBAT在高纺丝温度下发生断丝的情况,实现了高速纺丝的连续稳定,性能品质均达到了下游产品要求。

    一种无卤阻燃低烟密度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14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74953.2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低烟密度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碳酸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和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79~98份、磺酸盐0.1~1.5份、抑烟剂1~15份、抗滴落剂0.5~1.5份、光稳定剂0.5~1.5份、抗水解剂0.5~1.5份;按重量份比,聚碳酸酯树脂: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9:1)~(1:9)。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材料中通过同时加入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磺酸盐、多孔分子筛负载多核钼硫簇合物,可大幅度降低聚碳酸酯的烟密度,同时又无卤环保,能够有效满足汽车、家电、建材等产品更低烟密度的需求。

    一种金属MOF功能配合物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9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12564.6

    申请日:2023-01-05

    Inventor: 崔家兴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MOF功能配合物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金属MOFs改性聚乳酸包括聚乳酸与化学发泡‑氮/磷阻燃接枝锌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通过脱水缩合将偶氮类、三聚氰胺类基团接枝到Zn‑MOFs,并与聚乳酸进行复合挤塑发泡。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聚乳酸兼具机械强度高、可塑性强优点的同时通过异相成核改善了熔体强度差的问题,基于Zn‑MOF降低偶氮分解温度、吸附缓释气体效果克服了发泡剧烈、不可控等问题,使发泡性能有明显提升;此外,基于阻燃基团与多孔MOF吸附催化作用,可提高阻燃效率,减少阻燃剂添加量在电子、包装、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