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0114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2008.2

    申请日:2004-07-23

    Inventor: 金田洋

    Abstract: 一种包括电池元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元件是这样得到的:通过隔膜,以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堆叠具有形成在正集流体的两侧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正极和具有形成在负集流体的两侧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负极,该电池元件被液体电解质浸渍并被层状壳体容纳,在50%的放电容量的深度和25℃时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3000W/kg或以上的10秒输出值,并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1)正极活性材料具有3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正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2)负极活性材料具有5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负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并且(3)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被引出到具有彼此分开的端子的外边缘部,并且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满足B/A≥0.57:其中A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活性材料区的区宽度,以及B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电极端子的宽度。

    层叠电池、接合端子、电池组和制造电池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144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80043198.6

    申请日:2004-03-31

    Inventor: 细谷敏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2 H01M2/204 H01M2/22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层叠电池(1),其中由第一极性的极板(61)和第二极性的极板(62)构成的多层电极组件被层状片(7)气密地封住。第一极性的板(61)与接合端子(90)电接合,接合端子(90)是通过用覆盖树脂(8)覆盖连接器接合部(22),即第一电极端子(71)和第二连接器(82)的电接合面,而整体构成的;而第二极性的板(62)与第二电极端子(72)电接合。在采用层叠电池(1)作为单元电池的电池组中,通过焊接等接合层叠电池(1)的接合端子(90)的第二连接器(82)和另一层叠电池(1)的第二电极端子(72)。不需要密封第二连接器(82)和第二电极端子(72),因为它们由相同材料制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