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61438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80017585.7
申请日:2005-03-30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8 , H01G9/016 , H01G9/155 , H01G11/10 , H01G11/12 , H01G11/76 , H01G11/80 , H01G11/82 ,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1072 , H01M2/1235 , H01M2/1252 , H01M10/0486 , H01M10/4207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63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电池包括电产生元件(2)和布置为围绕电产生元件(2)的层叠膜(7)。层叠电池(1)设置有框架部件(10),该框架部件(10)围绕和容纳电产生元件(2),并且具有厚度大于电产生元件(2)的厚度的第一部分(10f)。
-
公开(公告)号:CN1930701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754.9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田政智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12 , H01M2/06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和用于该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的集电极覆盖部件。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的拐角3a’、3b’由集电极保护部件10覆盖。集电极保护部件10a是袋状形状的树脂薄膜的部件,并且在其前表面10c形成插入孔10d,用于允许阳极接头4a和阳极集电极3a或阴极接头4b和阴极集电极3b插入其中。集电极保护部件10在电池元件2被层叠薄膜5,6密封的时候被抽成真空,借此确保集电极保护部件10与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紧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864284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9507.4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B29C53/063 , B29C59/007 , B29C65/02 , B29C65/08 , B29C66/0324 , B29C66/1122 , B29C66/433 , B29C66/4332 , B29C66/72321 , B29C66/7234 , B29C66/80 , B29C66/83221 , B29L2009/00 , B29L2031/7146 , H01G9/08 , H01G13/003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6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连接部分具有厚度为t1的平面6′和厚度为t2的凹槽6,在该连接部分上覆盖薄膜电池1的覆盖薄膜2a、2b热封到一起。通过朝向容纳部分2a1折叠边2c并使得凹槽6作为边缘,凹槽6用于减少覆盖薄膜电池1的突出面积,凹槽6被制备地比平面6′薄Δt=t1-t2。因此,覆盖薄膜2a、2b在外侧6a上产生的长度比折叠厚度为t1的部分的情况中的短。
-
公开(公告)号:CN1833325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80022744.8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G9/016 , H01G9/10 , H01G9/155 , H01G11/74 , H01G11/80 , H01G11/84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02/0297 , Y02E60/13 , Y10T29/4911
Abstract: 薄膜封装电池1具有电池元件6和密封电池元件6的层压薄膜3、4。层压薄膜3、4,是热融性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的层叠薄膜,使热融性树脂层为内侧夹住电池元件6,并在周边部的密封区域3a、4a进行热融,由此密封电池元件6。层压薄膜3、4的去除密封区域3a、4a的区域,成为照射电子束的电子束照射区域3b、4b。电子束照射区域3b、4b中,通过电子束的照射在热融性树脂层上形成交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830114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2008.2
申请日:2004-07-23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田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266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6/4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包括电池元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元件是这样得到的:通过隔膜,以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堆叠具有形成在正集流体的两侧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正极和具有形成在负集流体的两侧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负极,该电池元件被液体电解质浸渍并被层状壳体容纳,在50%的放电容量的深度和25℃时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3000W/kg或以上的10秒输出值,并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1)正极活性材料具有3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正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2)负极活性材料具有5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负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并且(3)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被引出到具有彼此分开的端子的外边缘部,并且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满足B/A≥0.57:其中A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活性材料区的区宽度,以及B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电极端子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96144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80043198.6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细谷敏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2 , H01M2/204 , H01M2/22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层叠电池(1),其中由第一极性的极板(61)和第二极性的极板(62)构成的多层电极组件被层状片(7)气密地封住。第一极性的板(61)与接合端子(90)电接合,接合端子(90)是通过用覆盖树脂(8)覆盖连接器接合部(22),即第一电极端子(71)和第二连接器(82)的电接合面,而整体构成的;而第二极性的板(62)与第二电极端子(72)电接合。在采用层叠电池(1)作为单元电池的电池组中,通过焊接等接合层叠电池(1)的接合端子(90)的第二连接器(82)和另一层叠电池(1)的第二电极端子(72)。不需要密封第二连接器(82)和第二电极端子(72),因为它们由相同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771615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80000176.6
申请日:2005-03-10
Applicant: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 , H01G9/08 , H01M2/0207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87 , H01M2/0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10T29/4911 , Y10T29/49112
Abstract: 即使密封厚电器件单元,仍可以防止在外层材料热封区的根部产生微细裂痕。薄膜覆盖电池10具有:电池单元13,引线12a和12b连接到其上;以及外层薄膜11,用于在引线12a和12b从其伸出的情况下,密封电池单元13。沿外围热封外层薄膜11,以密封电池单元13。在电池单元13的厚度方向,外层薄膜11的热封区13位于电池单元13的两个表面之间。在引线12a、12b不从其伸出外层薄膜11的侧面上,连续形成紧密接触区域15到用于容纳电池单元13的空间,在紧密接触区域15上,不将外层薄膜11互相热封在一起,但是它们互相紧密接触。紧密接触区域15的长度是从热封区14的内部边缘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的一半或者更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