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67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499346.5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体外定性定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基片和修饰在基片上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钛膜、银膜和金膜,基底表面矩阵排列有纳米孔;钛膜的厚度为2‑20nm,银膜的厚度为9‑90nm,金膜的厚度为5‑50nm;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具体是指可以与待测靶标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抗体、适配体或功能基团,本应用不仅涉及可用ELISA检测的所有动物和人源性的靶标检测,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芯片的修饰方法,以及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且高通量,无需标记,通过二抗夹心法直接放大待测物抗体,可用于高通量定量或筛选质控。

    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及其在检测基因递送载体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44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526209.8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及其在检测基因递送载体上的应用,属于基因递送载体的定性定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基片和修饰在基片上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钛膜、银膜和金膜,基底表面矩阵排列有纳米孔;钛膜的厚度为2‑30nm,银膜的厚度为5‑100nm,金膜的厚度为2‑100nm;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具体是指与基因递送载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因递送载体是指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和非病毒载体(脂质纳米颗粒、外泌体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芯片的修饰方法,以及应用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且高通量,可用于基因递送领域的高通量定量或筛选质控。

    基于等离子共振的尿液D-二聚体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9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68332.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共振的尿液D‑二聚体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准备无底孔板,制备纳米光学传感器芯片,用于产生等离光子谐振耦合效应的设备;制备纳米金颗粒,用于放大检测信号;配制D‑二聚体浓度标准样品,用于测量样品中的D‑二聚体浓度;用D‑二聚体标记抗体标记纳米金颗粒,D‑二聚体捕获抗体与标记抗体互为配对抗体;向标记好的纳米金颗粒中加入D‑二聚体标准尿液样品或尿液待测样品,制备成混合溶液;向待测96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完成D‑二聚体与标记纳米金颗粒复合物的捕获;通过检测加样前后580nm波长下的OD差值,实现D‑二聚体定量检测。

    一种新的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671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499346.5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体外定性定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基片和修饰在基片上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钛膜、银膜和金膜,基底表面矩阵排列有纳米孔;钛膜的厚度为2‑20nm,银膜的厚度为9‑90nm,金膜的厚度为5‑50nm;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具体是指可以与待测靶标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抗体、适配体或功能基团,本应用不仅涉及可用ELISA检测的所有动物和人源性的靶标检测,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芯片的修饰方法,以及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且高通量,无需标记,通过二抗夹心法直接放大待测物抗体,可用于高通量定量或筛选质控。

    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及其在检测基因递送载体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44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526209.8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anoSPR技术的生物传感芯片及其在检测基因递送载体上的应用,属于基因递送载体的定性定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基片和修饰在基片上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钛膜、银膜和金膜,基底表面矩阵排列有纳米孔;钛膜的厚度为2‑30nm,银膜的厚度为5‑100nm,金膜的厚度为2‑100nm;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具体是指与基因递送载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抗体或功能基团,基因递送载体是指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和非病毒载体(脂质纳米颗粒、外泌体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芯片的修饰方法,以及应用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且高通量,可用于基因递送领域的高通量定量或筛选质控。

    一种新型低功耗无线便携式水质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07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304819.X

    申请日:2019-04-16

    Inventor: 许浩 王易 金丽丽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低功耗无线便携式水质检测系统,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电路主板和电路子板,所述电路主板与所述电路子板连接;所述电路子板包括电极测试模块;所述电路主板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波形发生器、校准模块及蓝牙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波形发生器、校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极测试模块及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由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极测试模块用于对水质进行检测或终止检测;所述蓝牙无线传输模块与智能手机连接,用于接收测试指令及测试数据的传输;同时,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功耗低、续航能力强的特点。

    基于纳米等离子共振的新型冠状病毒颗粒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23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44967.9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等离子共振的新型冠状病毒颗粒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制备等离光子谐振耦合效应设备和用于放大检测信号的纳米金颗粒;在纳米等离子共振传感芯片表面修饰SARS-COV-2捕获抗体,用SARS-COV-2标记抗体标记纳米金颗粒;向标记好的纳米金颗粒中加入不同滴度的SARS-CoV-2病毒颗粒样品;向待测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完成SARS-CoV-2病毒颗粒与标记纳米金颗粒复合物的捕获;通过检测加样前后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现SARS-CoV-2病毒颗粒定量检测。

    纳米颗粒莱可格斯杯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6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87497.4

    申请日:2019-06-28

    Inventor: 刘钢 许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莱可格斯杯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颗粒莱可格斯杯器件包括柱体结构,其中柱体结构包括布置在具有纳米孔道阵列结构的聚合衬底上的纳米柱、形成在纳米柱表面的Au层、形成在Au层表面的Ti粘附层以及在Ti粘附层表面的等离子体Au球形纳米颗粒。

    基于等离子共振的血液D-二聚体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9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42444.2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共振的血液D‑二聚体定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无底孔板,制备纳米光学传感器芯片,用于产生等离光子谐振耦合效应的多孔微孔板;制备纳米金颗粒,用于放大检测信号;配制D‑二聚体浓度标准样品,用于测量样品中的D‑二聚体浓度;配置反应缓冲液试剂作为第一试剂,然后用D‑二聚体标记抗体标记纳米金颗粒,制成第二试剂;向第一试剂中加入D‑二聚体标准血液样品或血液待测样品,制备成混合溶液并加入到多孔微孔板中;加入第二试剂,完成D‑二聚体与标记纳米金颗粒复合物的捕获;通过检测加入第二试剂前后580nm波长下的OD差值,实现D‑二聚体定量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