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53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11588.8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近地表组合式微地震数据监测系统与方法,用于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系统包括浅孔微地震数据监测系统和浅坑微地震数据监测系统两部分。其中,浅孔监测由8-16个监测台站组成,距井口或水平段地面投影300-500米,布设于地下20米左右,基岩以下;浅坑监测由16-32个监测台站组成,是浅孔监测的有效补充,使用高精度、宽频带地震仪布设于1米深浅坑中或基岩出露地区。整个监测系统布设监测设备约40台套,可根据井况加密至80台套。浅孔监测数据信噪比高,微地震P、S波拾取准确,浅坑监测大大提高整体监测台站的数量,在事件定位时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495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210207.2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杨德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废水依次经过调节均化、混凝、固液分离、调节均化、微电解-Fenton氧化、固液分离、臭氧催化氧化和过滤等处理单元后,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本发明采用废铁屑、废铜屑和粒状或柱状活性炭为微电解填料,不仅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还降低了投资成本和处理费用。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本发明适用于焦化废水、制药废水、染料废水、油气田及页岩气田废水等行业废水处理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0278618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287197.2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杨德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处理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水处理物理化学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它解决了页岩气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依次经过混凝、微电解、芬顿复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化、吸附过滤处理后,出水可以达标排放,也可以再利用。混凝和絮凝沉淀有助于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微电解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金属离子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水解酸化可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生化处理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吸附过滤可保障出水水质稳定。系统排放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滤液进入混凝处理单元,滤饼干化制砖或固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496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210211.9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杨德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与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调节均化、混凝沉淀、脉冲电解氧化、离心分离、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和过滤处理,实现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稳定达标(CODCr和色度)处理。臭氧尾气引入脉冲电解氧化槽以强化电解氧化处理效果,实现臭氧尾气的综合利用;系统产生的污泥通过压滤机脱水,滤液进入调节均化池,滤饼干化制砖或固化处理。脉冲电流和电解氧化相结合,大幅提高了电解效率,降低浓差极化和电耗;三维电极和电Fenton法的耦合增大了工作电极的表面积和改善了传质效果,极大地提高了电流效率和单位时空产率,且无二次污染;臭氧氧化处理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8947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04721.8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实时降雨量监测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的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防范区进行调查,并根据成灾条件将防范区划分为不同警示程度的警示防范块;在各警示防范块的预定点处安装降雨量观测设备,以测量当前警示防范块内的雨量参数;当所述雨量参数超过预警阈值时向外界发送报警信息;建立远程监控平台,以监测各警示防范块内降雨量观测设备的状态和测量数据,同时对防范区内居住人员的疏散进行管理。本发明的监测预警方法使地质灾害监测覆盖面更广,预警实时性更强,地质灾害警示防范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化程度,实现了对警示防范区的有效管理,解决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02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142878.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裂缝多参数观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裂缝的状况,生成裂缝图像;方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裂缝的方位,并标记在所述裂缝图像上,生成标记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分析所述裂缝图像,生成裂缝参数,并将所述裂缝参数标记在所述标记图像上,生成成果图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裂缝图像和所述成果图像。这样就能使得观测裂缝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裂缝监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486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210209.1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杨德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的组合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⑴首先在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中依次加入混凝剂、碱化剂和助凝剂进行混凝处理;⑵再将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同时加入硫酸亚铁和过硫酸盐或过硫酸氢盐;⑶将电解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混凝处理,并依次加入混凝剂、碱化剂和助凝剂;⑷将二次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臭氧深度氧化,同时加入催化剂;⑸系统沉降污泥通过压滤机脱水,滤液进入臭氧深度氧化处理,滤饼固化处理或生物修复处理。采用本发明对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排放标准或回注的目的;该方法是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41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08018.X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IPC: G01B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角传感的GNSS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GNSS获取监测点处的GNSS监测设备中心平面位移分量,通过双轴倾角传感器阵列获取安装立柱的倾斜角度,对平面位移分量进行预处理;S2:平面位移分量包括X位移分量和Y位移分量,预处理后的X位移分量和Y位移分量合成位移矢量,对位移矢量进行倾角归算修正;S3:当监测点主形变方向已知时,将修正后的位移矢量投影到主形变方向,以投影解析值按时间序列绘制监测点的形变过程曲线,来表征该监测点的形变特征。通过该方法,解决了GNSS位移监测过程中,真实变形矢量与数据表征矢量不相符的问题,具有监测数据可靠、观测精度高、数据分析简便和表征结果直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39279.2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地研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IPC: G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高精度自动化倾斜监测装置,包括阵列双轴倾角传感器、壳体、通讯模组、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控制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数据交换接口。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成熟双向通讯模组实现监测自动化,基于双向通讯技术达到前端后台-前端联动的监测模式;采用高精度双轴倾角传感器,构成直形或“L形”阵列,适用于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的不同需求,实现同期数据多次重复采集,基于格拉布斯准则对观测数据序列进行平差处理,极大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采用低功耗设计思路,降低设备正常工作对电量的需求;预留多供电接口,支持锂电、蓄电池以及太阳能多种供电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487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210210.4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杨德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含硫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⑴首先在油气田含硫废水中加入过硫酸盐,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催化过硫酸盐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自由基,进行硫酸自由基催化氧化反应以及对胶体破胶脱稳,后再加入助凝剂进行混凝沉降;⑵在化学氧化混凝处理后的废水中依次加入混凝剂、助凝剂和加速沉淀剂,进行强化混凝处理;⑶在碱性条件下,将强化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臭氧深度氧化处理,出水过滤后回注利用或排放。出水水质(硫化物、CODCr和色度等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回注水标准或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