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9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377467.3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指标的监测点选择方法,S1、确定监测区域: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的区域范围,以确定待选择的监测点的范围;S2、收集雷达数据:通过部署雷达设备并进行监测,获取目标物体的参数值;S3、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指标参数计算并分析每个监测点的特性,能够使用统计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来辅助分析。本发明通过雷达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目标物体的参数,对于大范围和多目标的监测需求,能够较为高效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监测点,并且,雷达技术不需要直接接触目标物体,只需要通过发送和接收信号进行监测,因此可避免对目标物体造成干扰或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9192.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B7/16 , G01B15/06 , G01S19/42 , G01S13/9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高精度三维形变反演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在库岸边坡上设置监测点,采集地表形变数据,如位移和倾斜,这些数据能够通过各种测量技术获取;S2、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去除测量误差,并对数据进行滤波和插值处理,以得到稳定的监测结果;S3、建立库岸边坡的数学模型,考虑岩土材料的力学特性和边坡结构,以及周围地质环境等因素;S4、利用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和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反演计算得到边坡的形变信息。本发明通过使用监测GNSS‑InBSAR技术,以便测量地表变形和形变监测;而使GNSS‑InBSAR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综合GNSS和InSAR数据,能够获得更全面、精确的地表形变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4405.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8B31/00 , G06V20/52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4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20/13 , G06V2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场景形变信息的智能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面场景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目标面场景的图像;S2、图像处理:对获取的静态图像进行处理;S3、图像追踪:对获取的动态图像进处理;S4、建立模型:建立面场景形变信息的模型;S5、异常情况检测与预警:使用得到的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面场景中准确识别和预测潜在的危险情况,该方法利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面场景中的形变信息进行分析和建模,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检测和预警,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13931.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的雷达图像处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从连续历史时刻的边坡雷达图像中提取若干个待监测边坡雷达图像,生成待监测边坡雷达图像集;S2、为各个待监测边坡雷达图像生成颜色稳定性系数;S3、根据各个待监测边坡雷达图像的颜色稳定性系数,生成标准边坡雷达图像集。该坡面的雷达图像处理方法可以从所有历史时刻的边坡雷达图像中挑选需要重点处理的图像,在后续过程重点分析像素点的颜色变化,从而确定图像的质量情况,保证运维人员通过像素较高的边坡雷达图像及时获取边坡情况,提高边坡监测效率。同时,本发明结合相邻时刻边坡雷达图像中像素点的颜色变化,可以有效提高变形监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8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406672.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雷达成像的边缘提取方法,能够提高边缘提取效率,无需提前做大量的测量和标定工作。毫米波待检测区域探测雷达架设位置固定后,开启雷达进行勘场扫描,回传扫描场景一维距离像,对一维距离像进行万有引力边缘检测算法、高斯低通滤波去噪算法、拟合重构方法等处理,最终提取出待检测区域边缘信息,将待检测区域边缘信息存储进雷达处理机FLASH存储器中,雷达每次扫描后只对待检测区域范围内进行目标检测计算,解决的边缘提取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21098.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MO二维高分辨雷达桥梁振动频率及幅度测量方法,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动力特性分析提供支撑,通过方位向、距离向信息能够重建桥梁在空间的各个位置,并且能够获得各个位置的振动信息,因此可以用于桥梁动力特性分析,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空间滤波,实孔径雷达通过传统的相参积累技术达到提升信噪比的目的。而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相参积累技术提升信噪比,还增加了空域滤波技术有效地滤除噪声。而噪声的滤除不仅解决了非振动区域噪声造成伪振动点而引起误判的影响,还解决了振动区域噪声导致参数提取精度下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9963.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S7/40 , G01S13/91 , G01S13/9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FOD探测雷达联调测试的模拟云台系统,相比于实体云台,不能真正进行机械转动,但是能够完全模拟实体云台的工作流程,可与多个探测雷达同时交互通信,从而实现一个模拟云台系统对多个外部FOD探测雷达的搭建调试及环境测试,避免雷达、光电等产品的整个批生产调试测试受到云台生产进度影响,能够辅助机场道面外来物(FOD)探测设备进行功能调试或批量自动化测试,提高调试和生产效率;此外,本发明还可解决多套雷达、光电产品在有限空间的高低温箱内做高低温环境试验,而免受实体云台体积制约,极大提升了批生产调试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94572.0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对象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实现提高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的准确性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利用雷达对目标对象的位置进行探测得到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以及高度坐标函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对象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对应的高度坐标,其中所述高度坐标函数为根据多个标定点中每个标定点的经度坐标、纬度坐标和高度坐标拟合得到的函数,所述标定点和所述目标对象均位于所述雷达的波束覆盖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210707150.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IMO雷达监测系统及基于MIMO雷达监测系统进行的监测方法,属于雷达监测领域,可实现稳定的系统校准,不会对后续成像及形变计算造成影响。本发明的一种MIMO雷达监测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机模块、频率综合器模块、单功放模块、发射开关阵列模块、发射天线阵列、接收开关阵列模块和接收天线阵列;信号处理机模块与频率综合器模块相连接;频率综合器模块与信号处理机模块、单功放模块和接收开关阵列模块相连接,接收开关阵列模块还与接收天线阵列相连接;单功放模块设置在频率综合器模块和发射开关阵列模块之间,且分别与频率综合器模块和发射开关阵列模块相连接,发射开关阵列模块还与发射天线阵列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1321098.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MO二维高分辨雷达桥梁振动频率及幅度测量方法,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动力特性分析提供支撑,通过方位向、距离向信息能够重建桥梁在空间的各个位置,并且能够获得各个位置的振动信息,因此可以用于桥梁动力特性分析,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空间滤波,实孔径雷达通过传统的相参积累技术达到提升信噪比的目的。而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相参积累技术提升信噪比,还增加了空域滤波技术有效地滤除噪声。而噪声的滤除不仅解决了非振动区域噪声造成伪振动点而引起误判的影响,还解决了振动区域噪声导致参数提取精度下降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