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0631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25469.5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39 , A61K8/02 , A61K8/027 , A61K8/65 , A61Q19/00 , D01D5/06 , D01F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溶化胶原纤维,其在使用时能够瞬间均匀地溶解于水而得到可溶化胶原。由可溶化胶原固形分含量66~87重量%、缓冲盐含量2~6重量%、水分含量10~22重量%以及残留亲水性有机溶剂存在量痕量~6重量%(以上合计100重量%)构成,可溶化胶原纤维的平均纤度为3~10dtx,其等离子点位于4.5~5.0的状态,上述水分含量10~22重量%以及残留亲水性有机溶剂存在量痕量~6.0重量%,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存在的可溶化胶原纤维。上述缓冲盐选自柠檬酸钠、乳酸钠以及磷酸钠。
-
公开(公告)号:CN101918598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80123371.1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IPC: C14C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过在复鞣和染色之后的加脂工序、干燥工序并形成涂膜而获得的皮革,提供了可抑制游离产生的甲醛和乙醛的产生的皮革、使用该皮革的汽车用内饰部件以及用于制造该皮革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天然皮革、使用该天然皮革的汽车内饰用部件和用于制造该天然皮革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所述天然皮革通过将包含酰肼化合物或酰肼化合物和树脂(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涂布于革的背面,与已经引入到革的内部的鞣剂、复鞣剂、染色剂和加脂剂所产生的甲醛和乙醛作用,将它们固定在革中,从而抑制、防止甲醛和乙醛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13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683.6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11/006 , C08G18/706 , C09D175/04 , C14B7/02 , C14C1/065 , C14C3/20 , C14C3/22 , C14C3/28 , C14C9/02 , D06P1/02 , D06P1/5285 , D06P3/3206 , D06P3/3286 , C08L2666/20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天然皮革,其具有近似皮革的新型涂膜层,其保持了涂膜的强度和耐磨损性等物性,且当使用者直接触摸天然皮革时,存在于天然皮革表面的涂膜层具有天然皮革所特有的润湿感(湿润感)和平滑性(光滑感)。本发明的天然皮革,其具有涂膜,该涂膜为在皮革表面上混合如下涂层而形成:混合二液性聚氨酯树脂的硬成分(10%模量大于2.3且为3.0以下)和软成分(10%模量大于0.0且为1.0以下)作为着色层,且将混合二液性聚氨酯树脂的中间成分(10%模量大于1.0且为2.3以下的树脂)和软成分(10%模量大于0.0且为1.0以下的树脂)作为面饰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66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54769.0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村乾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B5/00 , B26D7/02 , B26F1/02 , B26F1/14 , B26F1/24 , B26F2001/4472 , Y10T428/24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皮革穿孔装置(1)具有:支撑模具(21),形成有接收孔(22);按压模具(31),形成有在与支撑模具(21)接合时和接收孔(22)连通的收纳孔(32);及移动部件(45),具备收纳于按压模具(31)的收纳孔(32)中的冲孔销(5),该皮革穿孔装置(1)在按压模具(31)的收纳孔(32)的周围设置按压突起(35)。而且,将皮革(3)配置于支撑模具(21)与按压模具(31)之间,将按压模具(31)的按压突起(35)压接于皮革(3),通过移动部件(45)向一方的移动使冲孔销(5)从按压突起(35)突出,而在皮革(3)上形成冲孔(9)。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41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3364.1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IPC: C14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11/006 , C09D175/04 , Y10T428/31558 , C08L266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涂膜的天然皮革、用于形成天然皮革的涂膜的组合物以及天然皮革的制造方法,所述天然皮革的面涂层的涂膜能够抑制、防止令人不快的摩擦音的发生,同时具有更柔软的感觉、柔软性、光滑的触感和滑溜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涂膜作为面涂层的天然皮革,所述涂膜由48~55重量%二液性脂肪族聚氨酯、3~7重量%硅石微粒、23~37重量%交联剂和7~13重量%硅酮系触感剂构成(各成分合计为100重量%),在所述涂膜中,所述二液性聚氨酯中含有所述固体成分的12~25重量%的聚氨酯树脂消光剂,或者所述二液性聚氨酯为所述固体成分的51~55重量%,此外,所述涂膜含有上述成分的6~20重量%的二液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系乳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41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3365.6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IPC: C14C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9/00 , C14C3/20 , C14C9/02 , C14C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过复鞣和染色之后的加脂工序、干燥工序,并形成涂膜而获得的天然皮革,提供了可抑制游离产生的甲醛和乙醛的产生的天然皮革以及天然皮革加脂工序添加用处理剂。本发明为天然皮革以及用该天然皮革包覆的车内饰用部件,所述天然皮革通过将包含酰肼化合物或酰肼化合物和亚硫酸氢钠的天然皮革加脂工序添加用处理剂,将由引入到革中的鞣剂、复鞣剂、染色剂和加脂剂产生的甲醛和乙醛固定在革中,从而抑制、防止甲醛和乙醛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67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4371.7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3/28 , C14C3/04 , C14C3/16 , C14C3/20 , C14C3/22 , C14C9/02 , Y10T428/4935
Abstract: 一种皮革,其特征在于,其经如下步骤得到:(1)鞣制之前的前处理;(2)以戊二醛为鞣剂进行鞣制的工序;(3)使用具有下述构成的复鞣剂进行复鞣,染色后再使用由(I)合成油和天然油、以及(II)合成油和天然成分的混合油形成的加脂剂进行加脂处理,所述复鞣剂由合成鞣剂和树脂以及在它们中含有铝而构成,其中的合成鞣剂由下述成分构成:(a)含有芳香族磺酸与甲醛的缩合物的化合物、(b)含有芳香族磺酸与羟基芳香族化合物的亚甲基环聚合物的化合物、以及(c)乙二醛,其中的树脂由下述成分构成:(a′)丙烯酸系化合物的聚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它们的混合物、以及b′)三聚氰胺与甲醛的缩聚物;(4)复鞣后的后处理;所述皮革不仅具有柔软性,而且为具有比皮更好的独特的弹性的柔软性,具有不比皮革过度伸展的回复力;所述皮革包括BLC软硬度5.0mm以上,并且最大定型率为10%以下的状态,所述皮革包括BLC软硬度为4.42~4.90mm,并且最大定型率为10.7~13.9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139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17683.6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11/006 , C08G18/706 , C09D175/04 , C14B7/02 , C14C1/065 , C14C3/20 , C14C3/22 , C14C3/28 , C14C9/02 , D06P1/02 , D06P1/5285 , D06P3/3206 , D06P3/3286 , C08L2666/20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天然皮革,其具有近似皮革的新型涂膜层,其保持了涂膜的强度和耐磨损性等物性,且当使用者直接触摸天然皮革时,存在于天然皮革表面的涂膜层具有天然皮革所特有的润湿感(湿润感)和平滑性(光滑感)。本发明的天然皮革,其具有涂膜,该涂膜为在皮革表面上混合如下涂层而形成:混合二液性聚氨酯树脂的硬成分(10%模量大于2.3且为3.0以下)和软成分(10%模量大于0.0且为1.0以下)作为着色层,且将混合二液性聚氨酯树脂的中间成分(10%模量大于1.0且为2.3以下的树脂)和软成分(10%模量大于0.0且为1.0以下的树脂)作为面饰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417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880123365.6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IPC: C14C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4C9/00 , C14C3/20 , C14C9/02 , C14C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过复鞣和染色之后的加脂工序、干燥工序,并形成涂膜而获得的天然皮革,提供了可抑制游离产生的甲醛和乙醛的产生的天然皮革以及天然皮革加脂工序添加用处理剂。本发明为天然皮革以及用该天然皮革包覆的车内饰用部件,所述天然皮革通过将包含酰肼化合物或酰肼化合物和亚硫酸氢钠的天然皮革加脂工序添加用处理剂,将由引入到革中的鞣剂、复鞣剂、染色剂和加脂剂产生的甲醛和乙醛固定在革中,从而抑制、防止甲醛和乙醛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319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25499.6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绿北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溶化胶原纤维棉球,其形成有卷曲、不存在分纤不良(纤维束固着),水分含量或亲水性有机溶剂量为均匀分布的状态,在使用时瞬间均匀地溶解。该可溶化胶原纤维棉球是将可溶化胶原纤维的束形成为球状所形成的棉球。所述可溶化胶原纤维由成分为可溶化胶原66~87重量%、缓冲盐含量2~6重量%、水分含量10~22重量%以及残留亲水性有机溶剂存在量痕量~6重量%(以上合计100重量%)的组合物构成,直径为3~25mm、重量为3~20mg,平均纤度为3~10dtx、长度为1~20cm,由形成有波纹的形状所形成,是均匀状态的可溶化胶原纤维。所述棉球的体积密度为4.0~8.0mg/cm3,棉球的直径为3~25mm,棉球内部各可溶化胶原纤维的一部分相互络合,其余部分以分离的状态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