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多视场/连续变焦热像仪过采样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17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604216.X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多视场/连续变焦热像仪过采样控制系统,包括误差补偿模块、快反镜控制模块及探测器控制模块;其中误差补偿模块与多视场/连续变焦热像仪的信号与图像处理部件连接获取温度、图像亚像素位移量及视场/焦距信息;探测器控制模块与红外探测器组件连接驱动红外探测器进行积分采样;快反镜控制模块与机载伺服转台及二维快反镜连接,二维快反镜部署于热像仪望远光学系统与成像光学系统之间,通过二维快反镜驱动光路产生移动。本发明实现了安装于机载平台下的多视场/连续变焦热像仪对目标图像的过采样,提高了多视场/连续变焦热像仪的可分辨空间频率。

    适用于星敏感器的图像压缩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03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1484.X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星敏感器的图像压缩方法及装置,属于光电成像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星敏感器图像压缩生成低频图像,并根据星敏感器图像,基于高通滤波和Robinson_Guard滤波生成高频图像;根据高频图像,对灰度零像素进行行程编码,非零像素进行哈夫曼变长编码,得到高频图像数据;根据低频图像数据、高频图像数据、高频压缩的哈夫曼表,结合原图像尺寸信息,生成压缩图像数据。该方法减小计算量的同时还完整保留了星敏感器图像全部有用信息,高频图像编码前通过前述滤波去除图像背景噪声,提高编码准确度,结合对高频图像数据不同像素分别采用行程编码和哈夫曼变长编码,进一步节约数据空间,从而达到计算量小、压缩比大且图像还原度高的效果。

    一种适用于低功耗CPU的目标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7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40387.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功耗CPU的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判断检测器是否更新;通过检测器获取检测框和对应的置信度,对检测框进行分类;通过跟踪器预测得到轨迹集合trackers;将高置信度组中的检测框和轨迹集合trackers中lost状态和tracked状态的轨迹预测框进行匹配;对于matches_a的轨迹,根据轨迹的状态,添加到activated_starcks列表中;将低置信度组中的检测框和unmatched_tracks_a中未匹配到的检测框进行匹配;对于matches_b的轨迹,更新轨迹状态,添加到activated_starcks列表中;将unmatched_d_high中的检测框和轨迹集合trackers中un_tracked状态的轨迹预测框进行匹配;对matches_c进行状态更新,添加到activated_tarcks列表中;输出activated_tarcks中轨迹;通过卡尔曼滤波更新activated_tarcks滤波中的目标轨迹,并且输出轨迹。本发明同时保证了跟踪的跟踪精度和跟踪速度。

    一种传函仪用长波红外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158087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578699.0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函仪用长波红外显微镜,涉及红外显微领域。本发明采用无穷远校正的设计形式,这种形式简单可靠,在装调检测阶段便于分别对其前、后组的成像质量进行评估,且降低了装调要求,绝对长度115.81mm。系统包括前组和后组,其中前组包括3片透镜,后组包括2片透镜,透镜材料全为红外镜头常用材料锗和硒化锌,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常规透镜和非球面及衍射面的搭配,实现对8~12um波段平场复消色差及5倍放大。本发明物镜焦距为15mm,管镜焦距为75mm。显微镜焦距为22mm,物方数值孔径为0.75,本发明显微镜适用于640×512长波非制冷探测器,具有大数值孔径,分辨率高,平场复消色差、简单可靠、易于装调等特点。

    一种应用于高低温传函仪的红外中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31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543648.4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低温传函仪的红外中继系统,物面与像面分别对应被测镜头焦面与点源探测器靶面,实现两者共轭,采用二次成像的结构形式,将被测镜头的焦面共轭成像至温箱外中间像面,刀口/狭缝放置于中间像面位置,实现刀口/狭缝温箱外扫描,并再共轭至点源探测器靶面,实现信号传递,便于信号MTF解算,被测镜头焦面经过温箱保护窗口和前组成像至刀口/狭缝处,再经过后组成像系统共轭成像至点源探测器靶面。本发明中继系统放大倍率为1×,物方数值孔径为0.25,工作波长3μm~5μm,刀口/狭缝处中间像点和像面处的传函在100lp/mm处均接近衍射极限,达到0.1以上。

    一种基于古典抛光的光学元件光洁度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1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53334.3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古典抛光的光学元件光洁度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粗磨成型;S2.精磨,去除粗磨留下的裂纹层;S3.抛光:采用古典抛光法依次抛光两个镜面,使光洁度达到Ⅶ,除光洁度之外的其他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S4.手修抛光:抛光模上粘有抛光红布,抛光红布上添加抛光液,进行手修抛光,使光洁度优于Ⅳ级,所述抛光液为单晶钻石液;所述光学元件的材料为磷冕玻璃或氟化钙晶体。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升磷冕玻璃和氟化钙晶体的表面光洁度,对光洁度提升效果非常好,且花费时间较短,操作简便,提升了加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