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脱简便且完全可控的栓塞弹簧圈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9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1715.1

    申请日:2025-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栓塞弹簧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脱简便且完全可控的栓塞弹簧圈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栓塞弹簧圈、输送导丝、用于连接所述栓塞弹簧圈与所述输送导丝的互锁结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导丝内的解脱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解脱调节机构与所述互锁结构件的解脱控制丝。本发明中弹簧圈在通过临床通用方式输送至对应动脉瘤等动脉畸形病变靶部位时,在解脱前能够灵活调整其放置位置,弹簧圈解脱部位完全离开输送导管后也不会立刻解脱,解脱完全可控;解脱时,通过物理方式分离输送导丝远端和近端两个部分,能够简单、迅速实现弹簧圈的解脱,为临床提供低风险,高效可控,经济实用的可解脱弹簧圈选择。

    一种含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的弹簧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47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2103.6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的弹簧圈,包括弹簧圈本体、设置在所述弹簧圈本体上的多个促凝血可吸收纤维丝。其制备方法中,将氧化再生纤维素制成粘性纺丝液,经过滤、脱泡后进入使用多孔喷丝头的纺丝机进行纺丝,得到氧化再生纤维素丝束;接着将上述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丝束以等距分布方式,然后加载于弹簧圈本体上。本发明的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为可降解材料,可促进凝血,配合弹簧圈本体物理充分栓塞,能更好的阻断血流,提高栓塞效果。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以360°环绕固定式夹持或打结的方式加载于弹簧圈本体,一方面增大了弹簧圈有效栓塞体积,另一方面减少了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促血凝可吸收纤维丝弹簧圈的安全性。

    一种贻贝粘蛋白涂层自粘型疝修补片

    公开(公告)号:CN1188462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08983.5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贻贝粘蛋白涂层自粘型疝修补片,通过添加含有贻贝粘蛋白的涂层,强化细胞隔水黏附和粘度强度,解决现有自粘型疝修补片在粘住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方面的不足。该疝修补片包括基底层和组织粘附层,制备过程中将贻贝粘蛋白溶液与硬脂酸盐交联溶液混合,涂覆于疝修补片上,形成高强度粘附的自粘附疝修补片。涂层液的制备涉及贻贝粘蛋白、交联剂、添加剂和硬脂酸盐的混合与调节,确保涂层液性状均一、粘度适中。贻贝粘蛋白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损伤的器官与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本发明提供的疝修补片在疝修补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疝修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提高倒刺缝线翘起高度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4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41512.5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倒刺缝线翘起高度的设备及方法,包括工作台、平动台、旋转电机、固定夹头、位移驱动机构和倒刺切割机构,倒刺切割机构包括安装座、驱动电机、弧形滑行轨道、连接杆、刀具和电推杆,缝线两端通过固定夹头进行固定后,位移驱动机构带动平动台移动以调节切割位置,而后电推杆带动刀具下降,可以在缝线上切割出倒刺,在形成倒刺后,位移驱动机构带动平动台和缝线移动,使倒刺与刀具接触,倒刺可以被向上顶起,产生第一次塑性形变,而后驱动电机带动连接杆沿着弧形滑行轨道移动,使电推杆和刀具逆时针摆动,刀具在摆动时,会推动倒刺向上抬起,使倒刺产生第二次塑性形变,通过多次塑性形变可以提高倒刺翘起高度,增强缝线的锚定能力。

    一种降低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聚合热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24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2295.X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聚合热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添加剂甲基丙烯酸环丁砜酯粗品进行纯化,提高纯化效率,以获得高纯度的甲基丙烯酸环丁砜酯样品;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对样品溶液进行干燥,避免或降低干燥过程发生聚合反应导致样品变质的风险;通过控制真空冷冻干燥的冻干曲线获得絮状固体样品,提高了添加甲基丙烯酸环丁砜酯固体样品的稳定性,高纯度的添加剂保证了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产品质量,通过改善产品物理性能以更好满足产品预期用途要求,同时,不会影响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和临床使用安全性。

    一种多模态显影的明胶海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0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0848.2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显影的明胶海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过化学交联明胶与显影元素的方式,在化学交联的过程中引入可在X射线、CT下显影的碘代苯化合物以及可在MRI下显影的钆离子以及控制明胶海绵的交联度,合成了一种明胶海绵栓塞微球,在可吸收栓塞微球中引入可在X射线、CT和MRI下显影的元素,全面实现术中及术后栓塞微球的可视化,能够解决目前血管栓塞术中存在的临床痛点,对提高血管栓塞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止血涂层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46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93543.1

    申请日:2024-07-24

    Inventor: 钟冬雪 杨顶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涂层缝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止血涂层技术领域。所述止血涂层凝胶由止血剂,硬脂酸盐,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羟基丁酸酯,有机溶剂等原料构成。本发明止血涂层凝胶处理后的缝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生物降解性、柔韧性和抗拉强度,可以增加缝线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减小伤口的感染面积,加速伤口止血,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本发明止血涂层凝胶具有止血性能良好,用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且产品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可实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可满足大部分临床使用的需求,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种用于组织填充的聚乙二醇-胶原蛋白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5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92675.1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组织填充的聚乙二醇‑胶原蛋白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胶原蛋白溶液在油相中乳化后,以四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作为交联剂,交联聚合反应形成微球。采用聚乙二醇衍生物与胶原蛋白交联制备复合微球,可改善复合微球的抗降解能力,延长填充效果持续时间,使复合微球具有优异的形变性能;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基团可以与生物组织表面的蛋白质共价键合,提高微球的生物粘附性,确保了微球在组织中的固定性;由于交联剂聚乙二醇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备过程未添加其它物质,制备所得的复合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一种用于血管栓塞的高弹性明胶海绵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7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29911.3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管栓塞的高弹性明胶海绵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海绵微球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明胶为原料,利用双层乳化法并控制第一水相和第二水相的渗透压差,保持内部水相的渗透压低于外部水相的渗透压,以在微球中制造出空隙并形成内外相通的孔洞。本发明通过控制交联明胶海绵的孔洞结构,使得所制备的海绵微球孔径及孔隙率适中且弹性高。本发明制备的明胶海绵微球孔径适中、疏松多孔,粒径均一,且具有高弹性,经导管输送后能够快速恢复其规则球形,紧密嵌合靶血管,达到致密有效栓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