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9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401185.2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强冷管路,强冷管路的第一端与每组换热管路的出口连接,强冷管路的第二端与每组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连接;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第一端与每组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连接,回流管路的第二端与四通阀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强制冷模式下,控制至少一组第二换热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关闭,并控制至少一组第二换热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关闭;根据目标制冷温度和室内出风温度控制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以使得至少一组换热管路、强冷管路以及回流管路之间导通,采用该空调器可以在超高温环境下实现制冷或提高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提高用户体验。

    空调器及其防液击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9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71312.9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及其防液击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旁通管,电磁阀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电磁阀的开闭状态;根据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加热液态制冷剂和/或保持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不变,本发明防止制冷剂液体被吸入压缩机内造成液击,降低空调器的防液击概率,从而使空调器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空调器的能力能效。

    立式空调室内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3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8322.8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进风口位于主体的后侧;第一净化插入口位于主体的侧面,且在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新风进风口的中心位于主体的中心靠近第一净化插入口的一侧;第一滤芯的迎风面为弧面;滤芯第一端的端点为A点,滤芯第二端的端点为B点;在主体的前后方向上,B点位于A点的前方;定义经过机壳的后端点且沿主体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为第二平面;A点与B点连线的中点为H点;L21

    挂式空调
    4.
    发明公开
    挂式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13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8054.X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式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挂式空调包括:壳体、室内热交换器、换热风扇、新风蜗壳、新风风扇、控制器和一个驱动电机,其中,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第一内腔内;新风蜗壳设置于第二内腔内;新风风扇设置于新风蜗壳内;驱动电机带动换热风扇和新风风扇同步转动;新风出风口靠近空调进风口;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设置于第一导风板和空调出风口之间;控制器被配置为,当进入新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翻转第一预设角度,控制第二导风板翻转第二预设角度;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

    挂式空调
    5.
    发明公开
    挂式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13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7798.X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式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挂式空调包括壳体、室内热交换器、换热风扇、新风蜗壳、新风风扇和驱动电机;换热风扇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换热风扇和新风风扇通过同一个驱动电机驱动运转;第一导风板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设置于第一导风板和空调出风口之间;第一开关组件设于新风进风口处;第二开关组件设于新风出风口处;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到开启新风指令后,控制第一导风板运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控制第一开关组件打开新风进风口,控制第二开关组件打开新风出风口;当第一导风板运动至第一设定位置后,控制第二导风板运动至第二设定位置。

    一种空调及空调压缩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502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961272.8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殷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空调压缩机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泄压阀,排气传感器、内盘传感器、内环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内盘温度与所述内环温度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处于回收氟利昂状态或细截止阀堵塞状态,所述内盘温度是由内盘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内环温度是由内环传感器获取的;当所述空调处于回收氟利昂状态或细截止阀堵塞状态时,基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及所述排气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泄压阀的运行状态,从而减少在高温高压下,压缩机压力易暴增导致爆炸的发生,提高空调的安全性。

    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2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88773.5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盘管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第一进风温度、第一出风温度、第二进风温度、第二出风温度及空气质量流量;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进风温度、第一出风温度、空气质量流量及空调器制冷量计算公式确定空调器的制冷量;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根据第二进风温度、第二出风温度、空气质量流量及空调器制热量计算公式确定空调器的制热量,本发明避免空气焓值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也无需在室内侧增加额外的检测装置,从而,在减少空调器的硬件占用空间和硬件成本的同时,提高空调器能力计算的准确性。

    空调器及其能力计算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8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68862.3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及其能力计算方法,空调器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压缩机的输入电压、压缩机的输入电流、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室外换热器的第一进口焓值、第一出口焓值、第二进口焓值及第二出口焓值;根据上述参数确定压缩机的功率、空调器的质量流量;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根据压缩机的功率、质量流量、第一进口焓值、第一出口焓值及制冷能力计算公式确定空调器的制冷量;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根据压缩机的功率、质量流量、第二进口焓值、第二出口焓值及制热能力计算公式确定空调器的制热量,本发明避免空气焓值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减少空调器的硬件占用空间和硬件成本,提高空调器能力计算的准确性。

    空调器
    9.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68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14987.8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板、底板、滑动壳、传动模块、从动件、轨迹滑杆、中心轴、驱动滑槽、驱动滑杆、驱动轴和驱动件;其中,滑动壳滑动于推出滑槽内;轨迹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轨迹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轨迹段的长度方向与推出槽的长度方向相同;限位杆位于驱动轴远离驱动滑杆的一侧;第一挡条设置于从动件背离底板的一侧;第二挡条设置于从动件背离底板的一侧;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用于限位杆抵接;限位杆抵接并沿着第一挡条的长度方向滑动时,轨迹滑杆从轨迹段进入第一圆弧段;限位杆抵接并沿着第二挡条的长度方向滑动时,轨迹滑杆从轨迹段进入第二圆弧段。

    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68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14977.4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板、底板、滑动壳、传动模块、从动件、轨迹滑杆、中心轴、驱动滑槽、驱动滑杆、驱动轴和驱动件;其中,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底板一侧开设有轨迹滑槽和推出槽,推出滑槽的一端贯穿底板;滑动壳滑动于推出滑槽内;传动模块设置于滑动壳内,且传动模块与导风板连接;从动件设置于底板的一侧;轨迹滑杆设置于从动件朝向底板的一侧,轨迹滑杆滑动于轨迹滑槽内;中心轴设置于从动件朝向底板的一侧,中心轴与传动模块连接;驱动滑槽开设于从动件背离底板的一侧;驱动滑杆滑动于驱动滑槽内;驱动轴与驱动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驱动轴与驱动滑杆连接;驱动件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