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417112.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藻类清理装置,包括保护罩、设置在保护罩内的超声波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保护罩底部的浮体箱,所述浮体箱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浮体箱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水下的喷气管道、位于水上的气泵和送气管道,还包括用于带动喷气管道周向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喷气管道下侧安装有矫正管道,所述喷气管道上设置有引流机构。在喷气管道倾斜时,矫正管道位于喷气管道下侧,从而将从喷气管道下侧喷出气体,从而为喷气管道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相对水平面处于倾斜状态的喷气管道受到向上的推力,也就是使翘起的除藻装置翘起的相对侧出现向上的推力,辅助除藻装置矫正平稳,减小翘起幅度,进而减小侧翻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702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1747.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B01J27/185 , B01J37/02 , B01J37/08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CVOCs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硝酸铈和磷酸三甲酯浸渍负载到载体上,干燥、600~800℃焙烧形成含磷酸铈晶相的改性载体;(2)将活性金属钌浸渍负载到所述改性载体上,干燥、焙烧得到所述用于处理CVOCs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可用于二氯甲烷、氯苯、氯乙烯、二氯乙烷、二氯乙烯、含氧氯丙烷等CVOCs的催化燃烧降解。对CVOCs的催化燃烧降解,本发明催化剂可表现出高活性、高抗氯稳定性、低多氯副产物选择性和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2372.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IPC: E03F1/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14 , E03F7/00 , E02D31/00 , C02F9/00 , C02F1/00 , C02F1/04 , C02F1/1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防污染构筑物,包括沿山体浇筑在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底部的混凝土层、沿山体建设在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外围的雨水导流渠和堤坝、埋设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内的多组串联式渗滤液处理机构;每组串联式渗滤液处理机构包括多个通过纵向导流管串联在一起的渗滤液处理器,且纵向导流管下游端贯穿堤坝并与下游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相连通;该构筑物能够及时对垃圾填埋场内部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并导出,避免垃圾填埋场内部积攒过多的渗滤液,降低这些渗滤液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675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8545.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浙江恒达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华控制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水华出现之前进行预警与预处理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水生态智能控藻设备及预警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信连接有藻华监测模块、水质监测模块、控藻分析模块、数据库以及处理器;藻华监测模块用于对水生态进行藻华监测分析:将水生态监测地区分割为若干个生态区域,生成监测周期,通过生态图像获取生态区域的水藻系数,将所有生态区域的水藻系数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水质监测模块本发明可以对水生态进行藻华监测分析,以分区域监测的方式对每个生态区域进行图像拍摄,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生态区域中的水藻系数进行提取,为控藻模式筛选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9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78657.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移动式藻类清理装置,包括保护罩、设置在保护罩内的超声波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保护罩底部的浮体箱,所述浮体箱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浮体箱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于水下的喷气管道、位于水上的气泵和送气管道,还包括用于带动喷气管道周向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喷气管道下侧安装有矫正管道,所述喷气管道上设置有引流机构。在喷气管道倾斜时,矫正管道位于喷气管道下侧,从而将从喷气管道下侧喷出气体,从而为喷气管道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相对水平面处于倾斜状态的喷气管道受到向上的推力,也就是使翘起的除藻装置翘起的相对侧出现向上的推力,辅助除藻装置矫正平稳,减小翘起幅度,进而减小侧翻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675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18545.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浙江恒达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776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华控制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水华出现之前进行预警与预处理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水生态智能控藻设备及预警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信连接有藻华监测模块、水质监测模块、控藻分析模块、数据库以及处理器;藻华监测模块用于对水生态进行藻华监测分析:将水生态监测地区分割为若干个生态区域,生成监测周期,通过生态图像获取生态区域的水藻系数,将所有生态区域的水藻系数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水质监测模块本发明可以对水生态进行藻华监测分析,以分区域监测的方式对每个生态区域进行图像拍摄,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生态区域中的水藻系数进行提取,为控藻模式筛选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56335.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IPC: C02F3/1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炭生物膜载体的污水生物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包括:粉末状磁性炭生物膜载体首先加入活性污泥中进行曝气搅拌混合预挂膜形成磁性污泥絮体,然后将磁性污泥絮体连续投加到好氧池内进行泥膜混合法运行;粉末状磁性炭生物膜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秸秆、木质粉、市政污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烘干、破碎得生物质粉;(2)将生物质粉与含铁元素的盐溶液混合浸渍,然后加入铁磁性粉末混匀得混合物料;(3)将混合物料烘干、粉碎后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缺氧热解炭化,炭化产物降温后经球磨粉碎得到粉末状磁性炭生物膜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5863.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解锰渣制备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一种利用电解锰渣制备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方法,包括步骤:(1)混合硫磷混合酸和电解锰渣,搅拌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为富锰浸出液;硫磷混合酸为含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溶液;(2)对富锰浸出液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照射,得到聚磷多价锰浆;(3)混合聚磷多价锰浆和壳聚糖掺铝钙土,搅拌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壳聚糖掺铝钙土的原料组成包括壳聚糖、铝酸钙和土粉。本发明制备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修复效果明显,可显著抑制重金属环境浸出,降低重金属浸出毒性,并适当提高土壤肥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70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05729.6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IPC: A01G9/16 , A01G9/24 , A01M7/00 , A01G7/04 , A01G9/26 , A01C23/04 , C02F3/32 , C02F1/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的空腔,与空腔连通的水箱和滤液箱,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种植板,空腔种植板下方的空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匣,填料匣与种植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挡组件;本发明可在使用时,直接抽出填料匣以更换内部填料,取出填料匣的过程中会自动将水管和隔挡组件关闭,简化实验过程,减少使用者在开展实验时的时间损耗,通过自动关闭隔挡组件,让使用者无需将植物取出或拆解设备,仅在一次种植实验中就可以多次更换填料,减少实验次数,降低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38015.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环境污染事件水生生物损害因果关系的判定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地表水环境污染事件的特征污染物;步骤2,确定水生生物损害调查范围;步骤3,确定受污染事件影响的典型水生生物及受损指标,并据此确定典型水生生物的受损范围;步骤4,确定特征污染物对典型水生生物的损害阈值;步骤5,确定地表水环境污染事件与水生生物损害的因果关系是否可以判定。本发明具有因果关系判定过程程序化、判定结果明确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