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0921749.2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 上海知否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还原实际工作状态的110kV电缆GIS终端耐压试验系统,电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电缆终端,其中一端电缆终端连接加压装置,另一端电缆终端连接气体开关模拟装置,所述气体开关模拟装置包括第二屏蔽筒体、第二终端卡环,另一端电缆终端插入第二屏蔽筒体且头部罩设有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筒体的头部设有与电缆终端上凸缘的一端配合的第二定位卡环,所述第二终端卡环与第二定位卡环采用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终端卡环压紧电缆终端上凸缘另一端,所述第二屏蔽筒体内充注有氮气。本发明使得加压试验更简单,气体开关模拟装置可以替代气体开关进行加电压试验,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8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21891.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 上海知否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环保的110kV电缆GIS终端加压装置,包括屏蔽筒体、屏蔽法兰、终端卡环,所述屏蔽筒体的头端与屏蔽法兰对接并采用第一螺栓固定,所述屏蔽法兰的头部设有与电缆终端上凸缘的一端配合的定位卡环,所述终端卡环与定位卡环采用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终端卡环压紧电缆终端上凸缘另一端,所述电缆终端上安装有导流杆,所述导流杆连接有引线杆,所述引线杆固定在屏蔽筒体的尾端,所述屏蔽筒体和屏蔽法兰之间形成加压腔,所述加压腔内充注有氮气。本发明使得加压试验更简单,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34550.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GIS终端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一种电缆GIS终端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安装试验套筒,连接高压试验引线,确保了测试过程中电缆GIS终端与高压源之间的安全隔离,同时在高压测试前对试验套筒和各设备部件进行故障鉴定,验证机械性能合格状态;通过分析试验套筒在常规电路运行作用下的绝缘指标,来确定电缆GIS终端当前机械状态下的电气基准数据,据此模拟耐压和耐温环境;通过结合电压过载、电压骤降恢复以及电磁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多种评估维度,为电缆GIS终端的电压性能评估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同时通过精确测量各温度异变风险位置的温升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过热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14797.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GIS终端电缆耐压试验成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有两个,且两个底座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底座顶部均从后向前均匀安装有三个自动插接机构,本发明将GIS终端安装到固定座上,随后将需要插接固定的加压实验端和密封实验端安装到活动座上,随后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实现自动对准插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强,采用弧形卡卡接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一级固定,利用接头压紧机构进行二级固定,利用承托夹持机构对电缆进行承托夹紧固定,实现了三级固定,通过多级固定的方式提升了对设备的稳定安装,通过承托夹持机构采用底部承托与两侧夹持的方向相结合,提升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15782.6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接地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内接地箱的防冷凝水装置及接地箱,包括:加热器用于将接地箱的冷凝水蒸发;取电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隧道内电缆线路的感应电压,并在感应电压充足的情况下给加热器供电;蓄电池被配置为在感应电压不足的情况下给加热器供电;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接地箱的箱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取电单元和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工作,以及控制取电单元给蓄电池充电;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加热器的标准加热功率,并对标准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并得到目标加热功率,使加热器以目标加热功率工作。本申请通过电缆线路的感应电压进行取电以实现对加热器的供电,从而降低加热功耗并实现加热器的长时间续航。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7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6157.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打磨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砂皮机,包括吸尘装置和除尘壳体,除尘壳体内设置有连通的集尘腔和打磨腔,打磨腔内设置有用于打磨电缆的打磨装置以及用于清洁除尘壳体内壁的内壁自清洁装置,集尘腔用于收集打磨产生的粉尘,吸尘装置连接于除尘壳体用于抽吸粉尘进入所述集尘腔;集尘腔与打磨腔通过粉尘通风管连通,粉尘通风管的出风口设有用于调整出风口开口大小的防倒吸垫片;除尘壳体开设有与打磨腔连通的打磨缺口,打磨缺口对应打磨装置设置以用于电缆能够与打磨装置接触;本发明能够避免了粉尘的外溢以及堆积于打磨腔内,对粉尘的收集效率更高,能够降低对环境和工人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68505.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浙大城市学院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式电缆打磨设备。本发明包括丝杠组件、固定外壳、辅助打磨组件和防尘式砂皮机,辅助打磨组件通过丝杠组件安装在固定外壳内,防尘式砂皮机安装在辅助打磨组件上;电缆设置在辅助打磨组件的中部,电缆与固定外壳固定连接;丝杠组件和辅助打磨组件的驱动,调整防尘式砂皮机在电缆的轴向和周向上的位置,完成电缆的打磨。本发明为工人提供更安全和健康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有效缓解工人压力,提高了电缆端部绝缘层的打磨质量,增加了电缆接头连接质量,对于后期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意义重大,极大地降低了输电线路维护和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6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5477.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竣工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一种GIS终端竣工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竣工的GIS终端进行检查并连接好线路;对连接好的G IS终端进行试验测试,试验测试包括功能性测试、指标性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并获取试验测试数据;对获取的G IS终端各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G IS终端竣工试验测试报告。本发明通过根据功能性测试、指标性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的测试数据,形成G IS终端竣工试验测试报告,有效解决了当前测试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规避了当前注重设备的基本功能测试的不足,充分考了性能等方面的测试,便于全面评估G IS终端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GIS终端竣工试验的覆盖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20504.0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T17/10 , G06F113/16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隧道敷设电缆过程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其涉及电缆敷设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平曲线信息表和竖曲线信息表;采用磁‑热‑力耦合的物理场分析方法进行电缆运行模拟得出最优蛇形敷设参数;最优蛇形敷设参数中的垂直蛇形敷设蛇形节距为电力隧道中的电缆支架间距;结合电缆支架间距建立包括电力隧道外壳构件和电缆支架构件的构件信息表;将软件REVIT中建立的族模型与软件Dynamo结合起来,通过软件Dynamo对平曲线信息表、竖曲线信息表和构件信息表进行读取,建立电力隧道全线路的三维隧道模型、支架模型和电缆蛇形敷设模型。本发明通过REVIT与Dynamo的结合实现了电力隧道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并能够实现长距离大截面电缆的敷设。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14797.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GIS终端电缆耐压试验成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有两个,且两个底座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底座顶部均从后向前均匀安装有三个自动插接机构,本发明将GIS终端安装到固定座上,随后将需要插接固定的加压实验端和密封实验端安装到活动座上,随后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实现自动对准插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强,采用弧形卡卡接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一级固定,利用接头压紧机构进行二级固定,利用承托夹持机构对电缆进行承托夹紧固定,实现了三级固定,通过多级固定的方式提升了对设备的稳定安装,通过承托夹持机构采用底部承托与两侧夹持的方向相结合,提升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