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飞行器的自旋转尾翼装置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3087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51200.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行器的自旋转尾翼装置及飞行器,属于高速飞行设备技术领域,自旋转尾翼装置包括旋转尾翼及后带喷管的安装筒,旋转尾翼包括筒体及多个尾翼,多个尾翼均布在筒体外部,筒体设于喷管外侧、且通过转动部件与喷管转动配合;飞行器包括弹体及其后端的自旋转尾翼装置,旋转尾翼能够绕飞行弹体的纵轴自由旋转,旋转尾翼上诱导产生的滚转力矩与飞行弹体解耦,达到滚转可控的目的,能够抑制尾翼上的滚动力矩传递飞行弹体上,起到了强化舵面横滚控制的作用。采用本发明的飞行器滚转舵效规律性较好,随舵偏角变化较线性,随迎角增大呈增大趋势。

    一种发射系下捷联惯组导航的工程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2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692718.7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系下捷联惯组导航的工程算法,适用于飞行器导航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载体b坐标系和发射g坐标系;建立导航初始状态;更新飞行器姿态;更新本地重力加速度;更新飞行器实时速度;更新飞行器实时位置。本发明基于发射g坐标系进行导航解算,发射系与地球固联,其位置、速度和姿态导航参数是相对于地球的,与地面飞控系统需求的导航信息一致,有利于人的直观描述和理解。本发明发射g坐标系采用J2重力模型,考虑了当地水平的南北向重力影响,速度更新算法考虑了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牵引加速度和柯式加速度在飞行器自由飞行段中的影响,适合所有短程助推‑滑翔供靶飞行器的导航使用,适合与卫星导航进行组合导航。

    基于左右手自动调节手机显示界面的软件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803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376401.1

    申请日:2015-07-01

    Inventor: 张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左右手自动调节手机显示界面的软件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滑动数据;斜度检测模块,根据滑动数据计算滑动斜率;第一判断模块,根据滑动斜率判断用户左手操作还是右手操作,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偏转角度检测模块,采集用户操作手机时的偏转角度;第二判断模块,根据偏转角度判断用户左手操作还是右手操作,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计算最终判断结果;执行模块,根据最终判断结果调整触摸屏的图标和虚拟按键的位置。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测用户当前是左手操作还是右手操作,并调整触摸屏上图标和虚拟按键的分布位置。

    一种应用于导航功能飞行器的卫星天线测试转台

    公开(公告)号:CN1170747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11711.4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导航功能飞行器的卫星天线测试转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装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支撑连接座,在所述支撑连接座上连接有两个侧支撑板,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设有俯仰连接架,在所述俯仰连接架一侧设有控制舱,其中,所述俯仰连接架穿设固定有由第二电机控制旋转的滚转轴,所述俯仰连接架和所述侧支撑板穿设固定有由第三电机控制旋转的俯仰轴,所述滚转轴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舱。本发明可通过设定姿态角、角速度以及读取姿态角数据文件的方式,模拟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种飞行姿态,可方便验证在不同场地、不同飞行姿态下卫星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的效果。

    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

    公开(公告)号:CN1109673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348200.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属于标识弹技术领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粘结部、内充发热助剂的隔离部和内充发热混料的发热部件,隔离部设于发热部件与粘结部之间,发热部顶部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贯穿隔离部、且其两端与粘结部及发热部件抵接;发热部件、隔离部及粘结部顶部通过连接件相连。标识弹装入弹枪枪膛内,弹枪将标识弹发射出去,用刺破装置戳破粘结部将整个标识弹粘接在待标识点;同时刺破装置戳破隔离部及发热部件,发热助剂与发热混料反应产生热量,方便红外热成像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标识弹的粘性和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实现精准的进行标志,便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一种发射系下捷联惯组导航的工程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2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92718.7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系下捷联惯组导航的工程算法,适用于飞行器导航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载体b坐标系和发射g坐标系;建立导航初始状态;更新飞行器姿态;更新本地重力加速度;更新飞行器实时速度;更新飞行器实时位置。本发明基于发射g坐标系进行导航解算,发射系与地球固联,其位置、速度和姿态导航参数是相对于地球的,与地面飞控系统需求的导航信息一致,有利于人的直观描述和理解。本发明发射g坐标系采用J2重力模型,考虑了当地水平的南北向重力影响,速度更新算法考虑了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牵引加速度和柯式加速度在飞行器自由飞行段中的影响,适合所有短程助推-滑翔供靶飞行器的导航使用,适合与卫星导航进行组合导航。

    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

    公开(公告)号:CN110967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48200.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属于标识弹技术领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粘结部、内充发热助剂的隔离部和内充发热混料的发热部件,隔离部设于发热部件与粘结部之间,发热部顶部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贯穿隔离部、且其两端与粘结部及发热部件抵接;发热部件、隔离部及粘结部顶部通过连接件相连。标识弹装入弹枪枪膛内,弹枪将标识弹发射出去,用刺破装置戳破粘结部将整个标识弹粘接在待标识点;同时刺破装置戳破隔离部及发热部件,发热助剂与发热混料反应产生热量,方便红外热成像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标识弹的粘性和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实现精准的进行标志,便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飞行器遥测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09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71744.9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遥测系统,涉及飞行器的测试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遥测仪、地面接收站和测试电缆,所述遥测仪位于被测试飞行器上,且所述遥测仪的数据采集接口与被测试飞行器的数据输出接口连接,所述遥测仪通过测试电缆与所述地面接收站之间实现有线通信,地面接收站通过所述测试电缆向所述遥测仪输入测试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源通过测试电缆上的模拟信号注入插头向所述遥测仪输入测试模拟信号;所述遥测仪与所述地面接收站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遥测仪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地面接收站;稳压电源通过所述测试电缆为所述遥测仪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系统能够实时完成对飞行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大大降低飞行器研制周期。

    一种应用于导航功能飞行器的卫星天线测试转台

    公开(公告)号:CN117074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11711.4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导航功能飞行器的卫星天线测试转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装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支撑连接座,在所述支撑连接座上连接有两个侧支撑板,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设有俯仰连接架,在所述俯仰连接架一侧设有控制舱,其中,所述俯仰连接架穿设固定有由第二电机控制旋转的滚转轴,所述俯仰连接架和所述侧支撑板穿设固定有由第三电机控制旋转的俯仰轴,所述滚转轴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舱。本发明可通过设定姿态角、角速度以及读取姿态角数据文件的方式,模拟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种飞行姿态,可方便验证在不同场地、不同飞行姿态下卫星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的效果。

    应用于飞行器的自旋转尾翼装置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3087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151200.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行器的自旋转尾翼装置及飞行器,属于高速飞行设备技术领域,自旋转尾翼装置包括旋转尾翼及后带喷管的安装筒,旋转尾翼包括筒体及多个尾翼,多个尾翼均布在筒体外部,筒体设于喷管外侧、且通过转动部件与喷管转动配合;飞行器包括弹体及其后端的自旋转尾翼装置,旋转尾翼能够绕飞行弹体的纵轴自由旋转,旋转尾翼上诱导产生的滚转力矩与飞行弹体解耦,达到滚转可控的目的,能够抑制尾翼上的滚动力矩传递飞行弹体上,起到了强化舵面横滚控制的作用。采用本发明的飞行器滚转舵效规律性较好,随舵偏角变化较线性,随迎角增大呈增大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