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油田注汽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563793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1497.1

    申请日:2004-03-30

    Inventor: 张大伟 杨祖义

    Abstract: 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油田注汽锅炉,用螺杆泵以0.2~0.4MPa压力从锅炉上部高位供燃料;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方式的热工设计获得17.5~21MPa高压蒸汽;用石英砂和石灰石粉粒为流化介质,以6~8低倍率循环;配入相应量石灰石和控制在850°~950℃下洁净燃烧;本发明锅炉采用了水冷炉壁,在不同区位上实施敷耐高温、耐磨蚀的耐火浇注料和在管壁上喷涂镍铬耐高温、耐磨合金;采用由锅炉前墙水冷壁向后弯曲制成管式锅炉顶,螺旋助片管结构省煤器,以及敷设了耐磨材料的旋风分离器;在水冷壁中使用了内螺纹管,在高温高压区段选用耐高温合金钢材料;以焊接框架结构组成了支撑构架;在重要的接合部位安装软性三向膨胀节;并在炉膛出口处和点火燃烧风箱设置防爆装置。

    一种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固、液煤质双燃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3792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1229.X

    申请日:2004-04-06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一种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固、液煤质双燃料的方法属于同时燃烧两种燃料的流化床工艺领域,是在锅炉上安装了加入水煤浆的粒化器和加入煤粉、煤矸石粉或由可燃垃圾制造的混合煤粉的螺旋加煤机,之外还设有双燃料辅助供料装置;水煤浆供浆泵压力为0.2~0.4MPa;在双燃料同时加入时水煤浆和煤粉或煤矸石粉总量分配比例为3∶7至4∶6;在混合煤粉加入时,燃料中可燃垃圾量为加入煤粉总量的5~20%;流化床膨胀比1.5~2.1,操作气速3~7m/s,循环倍率6~8;沸腾压差4500~6000Pa,燃烧温度800℃~950℃;燃烧工艺的程序分为有、无水煤浆及混合煤粉三种情况,以床层高和炉温度为主调整原煤粉加入量;可燃烧标准水煤浆,或由污泥和废液制备的水煤浆;供浆泵是隔膜泵、螺杆泵或离心泵,以螺杆泵为佳。

    一种防风、防雨、环保烟囱帽

    公开(公告)号:CN1560514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21358.9

    申请日:2004-03-10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一种防风、防雨、环保烟囱帽,属于烟囱配件技术领域,由球形外壳、其内部设置的导流锥体两个主要部分与排烟烟囱联接而成;导流锥体由下部锥体和上部准球面组成,导流锥体的下部锥体锥角α为50°~90°;根据联接烟囱直径大小,在下部锥体外表面焊接了12至60组导流板,导流板与导流锥体下部锥体上沿外圆切线夹角β为40°~90°;导流板流道走向线与烟囱轴线夹角γ为20°~60°;这样结构从烟帽下部的冷空气入口管吸入空气与烟气混合旋转,使排出的烟气形成螺旋型,且具有刚性,可将烟气排入更高的天空;在导流锥体中部设有环型集水槽,并有泄水管可把聚集的雨水导出;烟帽外壳下沿与冷空气气入口管上沿处也设有冷凝水积水槽和泄水管,可以排出冷凝水。

    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废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8143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21061.2

    申请日:2004-01-15

    Inventor: 张大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4 F23G5/006 F23G5/30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废液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到对造纸黑液、黑泥以及制革、印染工业尾液的治理综合利用,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废水、黑泥与煤粉混合制成锅炉燃料——废液煤浆;废液煤浆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燃烧,二个部分组成。如果处理生产中段废水,需先经过以煤粉和生石灰为过滤材料来吸附中段废水中的短纤维、木质素等可燃物质,过滤下来的煤滤泥再送去制作废液煤浆;实现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的治理和回用;废液、尾液、蒸煮液、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可燃部分的综合利用,产生的蒸汽(热水)用于生产,做到了既治理污染,又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

    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油田注汽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276215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10021497.1

    申请日:2004-03-30

    Inventor: 张大伟 杨祖义

    Abstract: 以水煤浆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油田注汽锅炉,用螺杆泵以0.2~0.4MPa压力从锅炉上部高位供燃料;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方式的热工设计获得17.5~21MPa高压蒸汽;用石英砂和石灰石粉粒为流化介质,以6~8低倍率循环;配入相应量石灰石和控制在850~950℃下洁净燃烧;本发明锅炉采用了水冷炉壁,在不同区位上实施敷耐高温、耐磨蚀的耐火浇注料和在管壁上喷涂镍铬耐高温、耐磨合金;采用由锅炉前墙水冷壁向后弯曲制成管式锅炉顶,螺旋助片管结构省煤器,以及敷设了耐磨材料的旋风分离器;在水冷壁中使用了内螺纹管,在高温高压区段选用耐高温合金钢材料;以焊接框架结构组成了支撑构架;在重要的接合部位安装软性三向膨胀节;并在炉膛出口处和点火燃烧风箱设置防爆装置。

    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废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8918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10021061.2

    申请日:2004-01-15

    Inventor: 张大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4 F23G5/006 F23G5/30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废液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到对造纸黑液、黑泥以及制革、印染工业尾液的治理综合利用,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废水、黑泥与煤粉混合制成锅炉燃料—废液煤浆;废液煤浆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燃烧,二个部分组成。如果处理生产中段废水,需先经过以煤粉和生石灰为过滤材料来吸附中段废水中的短纤维、木质素等可燃物质,过滤下来的煤滤泥再送去制作废液煤浆;实现了造纸、制革、印染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的治理和回用;废液、尾液、蒸煮液、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可燃部分的综合利用,产生的蒸汽(热水)用于生产,做到了既治理污染,又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

    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9939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21357.4

    申请日:2004-03-10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燃烧法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方法属于水和污泥的氧化法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过程由二大部分组成: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制成污泥水煤浆,进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将此种污泥水煤浆洁净燃烧,变成可利用的余热或电能;制作污泥水煤浆的过程可先用煤粉和生石灰粉吸附过滤城市污水生成煤滤泥,加入煤粉制成污泥水煤浆;也可直接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加入煤制成污泥水煤浆,由于使用煤的原始状态不同,可以使用粒煤加污泥球磨制成粒度为50~150μm的混合煤浆,进而制成污泥水煤浆;也可直接用煤粉、污泥、污水、分散剂、稳定剂一并加入制浆罐,直接制成污泥水煤浆。

    组合式铸铁热交换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344703Y

    公开(公告)日:1999-10-20

    申请号:CN98237165.9

    申请日:1998-04-03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铸铁热交换器,提高了铸铁锅炉的热效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前、中、后炉片的燃烧室外壁为环形,在三种炉片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加热气体流通过孔和第三加热气体流通过孔,选图11做为摘要附图。

    组合式铸铁热交换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344702Y

    公开(公告)日:1999-10-20

    申请号:CN98237164.0

    申请日:1998-04-03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铸铁热交换器,提高了铸铁锅炉的热效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前、中、后炉片的燃烧室外壁为环形,在三种炉片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加热气体流通过孔和第三加热气体流通过孔,选图2做为摘要附图。

    一种防风、防雨、环保烟囱帽

    公开(公告)号:CN2694123Y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20030696.4

    申请日:2004-03-10

    Inventor: 张大伟

    Abstract: 一种防风、防雨、环保烟囱帽,属于烟囱配件技术领域,由球形外壳、其内部设置的导流锥体两个主要部分与排烟烟囱联接而成;导流锥体由下部锥体和上部准球面组成,导流锥体的下部锥体锥角α为50°~90°;根据联接烟囱直径大小,在下部锥体外表面焊接了12至60组导流板,导流板与导流锥体下部锥体上沿外圆切线夹角β为40°~90°;导流板流道走向线与烟囱轴线夹角γ为20°~60°;这样结构从烟帽下部的冷空气入口管吸入空气与烟气混合旋转,使排出的烟气形成螺旋型,且具有刚性,可将烟气排入更高的天空;在导流锥体中部设有环型集水槽,并有泄水管可把聚集的雨水导出;烟帽外壳下沿与冷空气入口管上沿处也设有冷凝水积水槽和泄水管,可以排出冷凝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