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3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4650.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斯盖尔智能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 , 江苏乐普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1N33/00 ,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UCC的大气污染水平综合评估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样本区域的区域特征集、土地利用数据集及大气污染浓度序列,确定样本区域对应的目标类型,将多个样本区域分为多个样本区域组;对于每个样本区域组,基于包括的样本区域对应的目标类型、土地利用数据集及大气污染浓度序列,建立大气污染评估模型,基于样本区域组包括的样本区域的区域特征集,确定样本区域组对应的目标区域特征因子;根据待评估区域的区域特征集,确定目标样本区域组;通过目标样本区域组对应的大气污染评估模型根据待评估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大气污染水平,具有提高大气污染水平综合评估的效率及准确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3768.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发光材料,所述稀土发光材料的成分为:BaMgAlxOy:Eu2+;稀土发光材料粉末由氧化铕、氧化钡、氧化镁和三氧化二铝研磨后置于稀土烧结炉中煅烧烧结制成前驱体原料,再加入氯化铵助熔剂,在氮气还原气氛下高温二次烧结,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依次进行的制备步骤构成:原料准备、研磨、煅烧烧结、加入助熔剂二次烧结,冷却后制得所述稀土发光材料。本发明的稀土发光材料,采用其制备成LED植物生长灯后能提升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采用先制备前驱体原料,再二次烧结的方式,所以一次烧结温度低于1400℃,二次烧结甚至也可以低于1400℃,所以能量消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0719.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增韧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等离子体改性芳纶纤维、松香酸酐改性环氧大豆油对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在高温共固化的过程中,松香酸酐改性环氧大豆油的活性酸酐基团与液体丁腈橡胶的端羟基、改性芳纶纤维表面的羟基,以及酚醛树脂的酚羟基发生反应,从而使丁腈橡胶、芳纶纤维、酚醛树脂通过松香酸酐改性环氧大豆油进行化学键合,显著增强了三者的相容性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将耐热性松香稠环结构化学接枝键合到酚醛树脂的侧链,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10056.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斯盖尔智能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6/29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科学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海洋气象灾害的海浪气全耦合动量通量估算方法,通过数据初始化、摩擦风速以及海洋侧动量通量计算、模型时间积分与迭代、输出与后处理过程实现10m最大风速、有效波高以及风暴潮潮位等海、浪、气参数的数值模拟。针对现主流OWA(海洋‑波浪‑大气Ocean‑Wave‑Atmosphere)耦合系统中动量通量估算存在的缺陷,基于海气界面的动量通量收支平衡理论,利用海浪模式中的海浪谱并结合WBLM(Wave Boundary LayerModel,波浪边界层模型),建立和发展一套适用于极端海况天气(例:台风和风暴潮等)的能够充分考虑波浪因素的海洋和大气两侧动量通量估算方法,使海‑浪‑气耦合模式在对极端海洋灾害数值模拟过程中的物理机制更加合理和完善,进而服务于我国高质量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28365.0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生物功能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活性组分:海洋生物活性肽3‑9份、海洋水生植物提取物2‑6份、鲟鱼子酱提取物0.1‑0.6份、β‑葡聚糖0.1‑0.5份、植物多糖1‑4份、红枣粉0.1‑0.4份、茶多酚0.1‑0.3份、其它功能植物提取物1‑3份。该海洋生物功能化妆品使用效果显著,美容护肤性能佳,无毒副作用,保湿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26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47388.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海藻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烟草肥的应用,所属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微生物海藻肥含有海藻酶解发酵物、缬草提取物、醉鱼草提取物和水莽草提取物。本发明以各种海藻为原料,经过复合酶酶解,得到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酶解液,然后加入氨基酸发酵废弃液和复合菌,发酵处理,得到海藻生物有机肥液,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肥效高的效果;还添加了缬草提取物、醉鱼草提取物和水莽草提取物,不仅丰富了肥料的营养成分,还能够使肥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抵抗有害菌的滋生,提高海藻发酵液的长效性;并且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产量损失;特别是针对于烟草作为的肥效非常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05214.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灰花纹鹅膏DNA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Bst DNA聚合酶、Cas12b核酸酶、热敏尿嘧啶DNA糖苷酶、RNA酶抑制剂、引物组、用于CRISPR/Cas12b反应的sgRNA、dNTP(含dUTP)、MgSO4、反应缓冲液、单链寡核苷酸探针、以及胶体金侧向流试纸条。本发明提供了用于LAMP扩增灰花纹鹅膏DNA的特异性引物组和CRISPR/Cas12b检测的sgRNA,能够快速鉴定灰花毒鹅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需昂贵仪器,仅在30min内就可以快速区分出灰花纹鹅膏和其他鹅膏菌,结果判读简单准确,适合基层检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71014.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成升基因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微手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微创介入脊柱显微手术装置,包括升降框架、移动框架、升降控制组件、安装座、显微设备和安装筒体,移动框架滑动设置在升降框架上,升降控制组件设置在升降框架与移动框架之间,用于带动移动框架纵向移动,安装座滑动设置在移动框架上,显微设备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安装筒体的数量设为多个,每个安装筒体均通过滑动安装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脊柱介入手术时,使用单一的显微设备较难应对不同患者的手术情况,且在使用较多拉钩来辅助手术过程中,容易因为拉钩而影响显微设备对患者创口处进行充分显微投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2081.0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江苏愚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敏感尿嘧啶DNA糖苷酶及其应用,所述热敏感尿嘧啶DNA糖苷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所述热敏感尿嘧啶DNA糖苷酶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热敏感尿嘧啶DNA糖苷酶在40℃下不可逆热失活,可以克服此前常用热敏感UDG失活温度偏高的缺陷,可用于逆转录反应温度在50℃以下的一步法RT‑qPCR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3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010945127.6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空联网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IPC: G06Q10/04 , G06F18/241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的方法,所述步骤如下:S1:获得海洋表面观测数据,所述数据为海洋表面实测的数据;S2:通过海洋表面实测的数据与支持向量机结合预测得出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数据;S3:采用中尺度涡识别方法,对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数据处理,提高数据精度;S4:将S3中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数据与气候平均态数据对比,求差;S5:得到预测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数据;结合中尺度涡和支持向量机,使得预测海洋次表层温度数据效果更好。为了解海洋内部三维物理场,提供信息支持。
-
-
-
-
-
-
-
-
-